深度探访、“大咖”面对面……500余名济南学子“沉浸式”体验智媒力量
新黄河  2天前 09:49

新黄河记者:范开云  

7月13日,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区500余名高中生走进济南报业大厦,参与由新黄河·济南时报精心打造的媒介素养职业体验研学活动。通过深度探访媒体文化空间、对话资深从业者、参与新闻实践,学子们零距离触摸媒体发展脉搏,学习如何正确认知与运用媒介,全面提升信息时代核心素养。

“穿越时空”触摸历史脉搏

感受泛黄报章里的76年初心印记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济南日报报史馆,1948年伴随着济南的解放,济南日报的前身《新民主报》诞生。济南日报与济南伴生成长,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党报传媒集团。”上午八点半,同学们正式开启了研学之旅。在济南报业记者孙墨琦的讲解下,同学们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回顾了《济南日报》自创刊以来76年的发展历程。一张张泛黄的老报纸、一张张带着历史烙痕的照片、一个个复原的办公生活场景,吸引着师生们的目光。

在济南历史影像陈列馆,跨越半世纪的影像资料让省实验东校区学生马子陈直呼“太有年代感!”看到如此多的照片,热爱摄影的曾祥钛同学表示受益匪浅,“我自学了摄影,也很喜欢拍风景,今天看到专业摄影师的作品,很专业很震撼,也学习了很多。”

“沉浸式”体验智媒时代

“彩立方”与亿级平台的新体验

步入3600平方米的济南融媒体中心——“融媒彩立方”,六色功能区划分出融媒生产全链条。学生们在演播厅、绿幕区沉浸式体验节目制作流程,直观感受5G技术赋予传统纸媒的革新力量。“原来节目制作如此复杂,团队协作太关键了!”学生们惊叹道。

在新黄河客户端展厅,全国首个省市一体化新媒体旗舰的布局令学子们振奋。了解到新黄河客户端覆盖全国超1亿全媒体用户,下载量突破8692万,12城设立新闻中心时,同学们纷纷发出了赞叹。同样,听闻济南国际传播中心拥有1200万海外社交矩阵粉丝、全球千余家合作媒体、200余位“泉城推荐官”及260个海外站点,年均触达受众超2.3亿时,学子们为这座“国际传播桥头堡”深感自豪。

4位大咖记者领航成长路

用热爱、勇气与思辨照亮未来

活动中,四位来自新黄河客户端的大咖记者的分享,将活动推向高潮。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总编辑助理、副刊部主任钱欢青围绕《城市的温度与文学的魅力》这一主题,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分享了基于热爱所收获的职业幸福感。

他的讲述娓娓道来,从田间地头、建筑工地的采访,到名人名家的面对面交流,如一颗颗珍珠,闪烁着人文的光芒。精彩处博得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他建议同学们:找到心中热爱,让热情成为生活与工作的基石。

随后,新黄河客户端体育记者姚正以《实验三年,一场“流动的盛宴”》为题,分享了参与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巴黎奥运会、冬奥会等国际大赛的报道经历,以及与倪夏莲、郑钦文等体坛名将对话的精彩见闻。姚正展现的专业素养与热忱投入,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他更以亲身经历勉励大家:勇敢尝试,拥抱多彩人生,奔赴更远的远方。

接下来登台的是济南时报总经理助理孟祥君。他以《连接世界,勇闯未来——25年记者生涯的行走与思考》为主题,分享了行走五大洲、探访十余国超四十城的广阔视野,以及25年职业生涯中实现国际重大赛事报道“大满贯”的非凡经历与深刻思考。

从“我的连接世界之旅”到“为什么要与世界连接”,再到“走出去的勇气与能力”,孟祥君层层递进,剖析国际视野的价值。他勉励同学们:以好奇心为导航,以勇气扬帆,勇于突破舒适区并持续学习,锻造跨学科与多语言能力,方能在Z世代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接下来,新黄河评论员李明带来分享《评论,与你我有关》。他从三个维度展开思考:何为新闻评论?若想成为评论员,当下如何准备?即使不做评论员,评论又能赋予你什么?

李明强调,评论的精髓在于培养独立思考与包容异己的格局。它远非新闻人的专属,更关乎对权利的守护、对真相的执着、对不公的直面。评论,实则是每个人理解世界、参与公共生活的必修课。

此次研学构建起青少年与媒体深度对话的桥梁。当历史厚度遇见技术锐度,当专业智慧碰撞青春热忱,相信“新”光璀璨的媒介素养种子已在学子心中扎根,正蓄力奔向“媒”好未来。

编辑:俞丹  摄影:宋鹏飞 陈鹏飞 莫菲 张勇 赵秋明  剪辑:徐超  校对:杨荷放  摄像: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