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第十届青春文学奖在南京颁出,来自全球各地的26名青年写作者收获了这份珍贵的肯定和鼓励。
本届共评选出获奖作品26篇(组),其中小说奖5名、散文奖5名、诗歌奖暨2024年度十大校园诗人奖10名、评论奖3名,以及丝路青年奖3名。西北民族大学的黄传安、南阳理工学院的曹晗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黄人厷、复旦大学的厉佳萱、东南大学的泰国留学生白洛洛,分别凭借《一棵会飞的树》、《从前慢》、《房子在我的心脏下雨》(组诗)、《未完成的“侦探小说”与已完成的“侦探性”——张爱玲与侦探小说》、《〈生活的战争〉——我与西巫拉帕的跨世纪文化对话》获各奖项的首奖。
值得一提的是,继王蒙获得上一届“青春文学奖·特别奖”之后,梁晓声获得了本届“青春文学奖·特别奖”。该奖项自去年设立,颁发对象是曾经作为年轻作者在《青春》崭露头角,如今已成为文学高峰但依旧笔耕不辍的前辈作家。
“文学从来就是大众的。”在现场播放的访谈短片中,梁晓声谈起自己与《青春》的缘起,并为《青春》与青年创作者们送上了“让文学陪伴青春,让青春回报文学”的寄语。
1979年10月,《青春》杂志创刊,随后拉开了“青春文学奖”的序幕。这一奖项从1980年至1984年连办五届,王安忆、梁左、韩东、苏童等作家都曾获得该奖。2019年,在《青春》创刊40周年之际,停摆了35年的“青春文学奖”重新启动,定位为全球大学生华语原创写作类文学奖。
由《青春》杂志社主办的“新大众文艺的青春镜像·第十届青春文学奖颁奖礼”在南京举行
综合编辑: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