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张帅
日前,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明确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3C标识不清,以及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一新规是在现行政策基础上,依据国际通行的《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实施的严格管控措施,旨在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防范因充电宝质量问题引发安全隐患。据悉,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机上起火冒烟事件频发。
新规发布后,多家机场迅速响应落实。6月27日,在新规正式实施前夕,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的安检人员就已向来往乘客着重宣传新规内容。6月28日新规生效当日,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安检处专门设置充电宝寄送服务台,不符合标准的充电宝被装入标注“飞行途中禁止使用”的透明塑料袋,机场安检人员借助EMS邮政快递,帮助乘客将充电宝寄达目的地。
同一时间,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也积极行动。6月28日至29日,新黄河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遥墙国际机场安检门前,设置了自弃箱并张贴提示标语,一些乘客主动放弃了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有市民说自己出差在外,来不及更换合规充电宝。往来旅客对机场执行新规也都表示理解。
值得关注的是,3C标识并非质量标志,而是一种基础安全认证。2001年12月3日,中国国家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对19类132种产品实施“四统一”的强制性认证管理,即统一目录、统一标准与评定程序、统一标志、统一收费,“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缩写“CCC”,简称“3C”认证。按照规定,锂离子电池、充电宝等纳入3C认证目录的产品,必须获得认证方可在市场销售与使用。民航局也已要求民航相关单位做好组织、宣传告知、严格查验、优化服务及应急准备等工作,确保新规平稳实施。
编辑:俞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