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时我没在家,我当时在邻县的亲戚家,凌晨被亲戚叫醒,也没说具体的事,连夜坐车回了家。”23年时间过去,直到现在,刘亮刚仍记得当天的每一个细节。
7月22日上午9时,“男子强奸大嫂出狱后刺死见义勇为者”一案在云南省华宁县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被告人田某明因为强奸大嫂并杀害见义勇为者,当日以故意杀人罪被起诉。庭审持续约2小时,合议庭宣布休庭,案件将择期宣判。
7月23日上午,被害人刘铭富之子刘亮刚及代理律师刘文华来到潇湘晨报直播间,讲述了此案背后的故事。
△直播时回忆起父亲,刘亮刚忍不住落泪
“只要父亲碰到了,不管多少次,他都会去,我尊重父亲的选择”
2002年某个凌晨,睡梦中的刘亮刚被亲戚叫醒,“说家里出了事,要我赶紧回去。”路途较远,刘亮刚直到清晨才到家。“村里有个篮球场,我远远地看到,父亲就躺在球场放置的一个担架上,整个村里面可能2/3的村民都在,旁边生了一个火堆。”
对于眼前的一切,刘亮刚懵了,“是姑妈走过来跟我说我爸走了。我来到父亲身边,帮他把眼睛合上,我的手触碰到他额头的那一刹那,那种刺骨的冰凉我这一辈子我都忘不了。”
从亲戚的口中,刘亮刚得知了事情经过。
在刘亮刚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很严厉的人,“我小时候很调皮,被父亲打得最多。”在刘亮刚家里,打开大门,门后面便有一捆家法条,“那种小细条子,每当我犯错或者不听话的时候,父亲都会用那个小条子抽我,我从小就特别怕他。”随着年纪的增长,父亲不再用这种方式对待刘亮刚,“他跟我说我长大了,不会再像以前这样打我,但是要我知道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个行为准则,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要敢于去制止,必须关心你弟弟们,孝敬奶奶。”父亲出事后,每每想起这些话,刘亮刚都觉得有些恍惚,“那时候更像是他提前跟我交代了某一些事情,我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注定。”
“爱管闲事”是刘亮刚对父亲的另一个印象,“父亲走的时候是我们村的村干部,他组织着村民修通了我们村的第一条农业公路,改变了我们村人背马驮的情况。”直到现在,那条公路还在使用,“现在那条路越走越好走,越走越宽。”
“我们村哪一家夫妻之间不和,老人之间不和,吵架了需要调解,都主动来请父亲,让父亲去参与调解,他每次都去。”或是性格使然,在刘亮刚看来,见义勇为是父亲的选择,“不要说人的生命就只有一次,哪怕人的生命有十次、二十次,他只要是碰到了,以他的性格他都会毅然决然去做,虽然那个时候我才17岁,我尊重父亲的选择。”
“全村父老乡亲都来帮忙,当年的心愿是有能力后要请全村人吃饭”
刘亮刚回忆,父亲去世时,正是村里的农忙时节,“土豆、玉米、苦荞等农作物都还在地里边,还没收回家。”全村的村民自发组织来到刘亮刚家地里帮忙干活,“小到9、10岁,大到5、60岁的人,全部都在帮忙,把农作物全部收回我们家去,放好了以后各自回家里吃饭,从那一刻开始,我心里面有了第一个心愿,哪一天有能力的时候,我要请全村的乡村父老吃一顿饭。”
给父亲办完丧事后,刘亮刚家负债4万,对于那时的刘亮刚而言,像一个天文数字。在家务了一年农后,因没有经验,农作物收成很差,“连购买第二年种地原材料的钱都没赚到。”意识到靠种地还债的办法行不通,去到债主家挨个说明情况后,刘亮刚去往昆明打工。
2010年前后,手上有了一定积蓄的刘亮刚回到老家,第一件事是给父亲立碑,“我希望能让路过的人都知道,父亲当年都做了什么。”也是这个时候,刘亮刚实现了当年想请全村人吃饭的愿望,“当时请大家吃的大锅饭,晚上村民还自发组织了一个联欢会,当场我也表达了对父老乡亲当年的感激之情。”
2002年事发后,田某明开始了长达20年的逃亡,终于2022年于出租屋内被抓获。2022年11月15日,玉溪中院一审判决田某明死刑,缓刑两年,田某明不服判决提出上诉。
2023年,被害人刘铭富的家属错过了向检察院申请抗诉的期限,将受益人赵某某诉至法院索赔132万元,华宁县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
“目前二审还没有宣判,宣判了以后,如果依然维持原判的话,我会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这一条路上,坚持往下走,只要是有任何一丁点的希望我都一定会坚持走到底。”刘亮刚说,“我觉得我现在做的这件事情,不光是为我父亲讨公道,也想为将来见义勇为的千千万万人争取一个保障,这个事情对我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于此案,代理律师刘文华表示,“我预估结果是维持原判,个人估计轻判的可能性不大,只能等二审结果出来后,看是否另行申请再审。民事诉讼方面,我认为法院应该也会判,判多少不好估计,民法典规定,见义勇为的受益人对见义勇为者有补偿义务,补偿和赔偿不一样,补偿多少,可能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也结合被告的实际履行能力等情况来进行确定。”
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