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庆斌
2025年1月9日,由北青网法治研究院牵头,中国商报“尚法新闻”、中国企业报企业合规与治理研究院、新黄河客户端、指尖新闻等多家媒体联合发起的“公益普法热线”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此次活动得到了公益法律智库“法度研究院”的鼎力支持,以及多家律所、数十名知名律师的热烈响应。
身为北青网法治研究院副秘书长,王维维律师积极担当起普法使命,领衔组建了由李亚律师、闫创律师、高森律师、李彦辉律师、吕莹帅律师组成的公益普法团队,以专业力量赋能法治建设,为法律受困者破除迷障,回归法律正轨。
业务范围涉及投资者权益保障,消费者维权,刑事辩护,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等,以刑民组合形式,组建一支精锐团队。
王维维律师
王维维的职业生涯横跨了媒体和法律两个领域,这使他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记者和律师虽然职业不同,但都在追求公正,只不过他们关注的层面不同。记者更关注事件的社会影响,关注事实的传播和解释;律师则需要专注于如何为当事人解决问题,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作为律师,王维维不仅具备过硬的法律专业知识,更可贵的是善于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调动各种资源,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得益于他多年的媒体工作经历。王维维深知,律师不仅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支持,更要成为他们可以依赖的全方位的顾问和伙伴。
李亚律师
李亚律师凭借其深厚的金融背景、精湛的法律知识以及对公益活动的热忱,成为了行业内外备受瞩目的优秀律师。在处理法律事务时,他能够迅速抓住关键问题,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专业且具有前瞻性的法律解决方案。无论是面临的合规性挑战,还是企业在权益纠纷,他都能为当事人化解难题,维护其合法权益。
专业是李亚律师在法律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核心驱动力。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李亚律师始终心系公益事业,积极投身于各项公益活动之中,展现了一名法律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他深知法律对于弱势群体的重要性,因此主动为经济困难的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在普法宣传方面,李亚律师也是不遗余力,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地,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律咨询等方式,向广大民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此外,李亚积极参与公益组织的法律服务项目,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用自己的专业力量为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驾护航。
闫创律师
建设工程类案件可谓法律细分领域中专业性要求极高的“深水区”,闫创律师一头扎入其中,潜心钻研。他将工程和法律紧密结合,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法律应用展开了细致入微地研究。他的目标只有一个,用法律视角审查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作为全过程工程咨询专业委员会的执行主任,去年,闫创律师参与筹划中闻所全过程工程咨询专委会和北京建筑大学培训中心,已成功举办了两期工程法学人才培训北京班和长沙班。
“做律师很辛苦,但热爱。”闫创律师表示,“律师作为一份助人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好手里案子,平安、合规地执业。”
高森律师
律师兴则国家兴,江平教授曾言,律师最可贵之处在于为弱者辩护,且律师应当具备宁折不弯的精神。这些话语如同明灯,指引着高森律师不断前行,同时也时刻督促着他自我反省。
依法治国的理念已然深深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法律行业必将更加繁荣昌盛,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公平正义保驾护航,为民众更美好的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怀揣着这样的信念,高森律师在法律之路上砥砺前行,为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李彦辉律师
李彦辉律师专注于建设工程、税法、民商事争议解决、公司法律、涉外投资、商事、刑事等事务。凭借在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与民商事诉讼领域的丰富经验,致力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务实的法律解决方案。
他有着将近20年的新闻记者和教育工作者等社会职务的经历,长期关注社会公益,深刻体会到法律普及对弱势群体和跨国社群的重要性。“希望在公益普法活动中,秉持专业、耐心、包容的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法律问题,希望通过热线咨询形式,帮助公众了解法律权利、化解日常法律难题。尤其是劳动权益保护、婚姻家庭与继承纠纷、中小企业合规指导、跨境法律咨询等,让法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专业壁垒,而是人人触手可及的保护伞。”
吕莹帅律师
吕莹帅律师主办民商事诉讼及非诉争议解决案件,代理民商事诉讼及非诉讼业务、知识产权业务百余件。日常服务于各常年法律顾问单位的合同及法律文件审查、法律咨询,在民商事争议解决、知识产权、投融资、常年法律顾问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希望在值班期间可以立足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为法律受困者答疑解惑,提供一个正确的法律方向。”吕莹帅律师说。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