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冲咖啡、端盘子、叠衣服,一群00后给机器人“当老师”
九派新闻  昨天 20:46

在武汉一所“机器人学校”里,数台机器人正如同“照镜子”般,模仿着人的动作。

机器人学习如何收拾桌子。

在一旁,来自光谷东智的数据采集员们正通过遥控手柄进行控制,在超市、咖啡店等真实场景中,手把手教机器人冲咖啡、端盘子、叠衣服等生活技能。

10月23日,九派新闻了解到,这所“机器人学校”位于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数据采集场。今年4月,光谷东智组建并带领一支青年团队入驻,专职“培训”机器人。

数据采集场负责人秦臻介绍,团队拥有三四十名数据采集员和审核员,其中80%毕业于专科院校,部分成员还有奶茶店、便利店等服务业从业经历。

为采集数据日复百遍,训练数据远销海外

九派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所“机器人学校”划分为动作训练场与数据采集场,场内按咖啡店、奶茶店等生活场景分区。在不同场景中,人形与轮式机器人正跟随数据采集员学习各种动作。

数据采集员穿戴动捕设备教机器人冲咖啡。

记者看到,年轻的数据采集员们需穿戴设备,引导机器人活动关节,模拟人类的各种日常动作。采集员赵航天负责实验室场景的数据采集,他介绍,自己平均每天要采集200至300条数据,每条耗时约三四分钟。通常一条数据包含3-6步动作。

他表示,给机器人“当老师”需要极大的耐心。以扭瓶盖为例,他需要远程操作机器人将瓶盖精准盖在螺母上,仅是“盖上瓶盖”这一动作就需要采集500至600条数据。

另一位数据采集员祁朕阳,每天都在“咖啡店”场景与机器人一同“上班”。他笑着说,每当机器人完整学会一套动作,他都倍感成就。

在他一天的工作日常中,通常需要将整套动作精细拆解为多个小动作;接着,使用动捕或VR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审核。最后,将数据适配模型并进行反复调试与优化。

仓库搬货场景。

团队负责人秦臻介绍,团队目前拥有四五十名成员,其中有三四十名数据采集员与审核人员,他们大多为00后。他告诉记者,数据采集员类似于“数据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一天要重复几十甚至上百遍动作,才能教会机器人对于人来说极为简单的一个动作。

他表示,数据采集员一天工作8小时,但实际一天能采集到的数据并不多,通常需要等待机器完成当前数据加工后,才能采集下一条。工作中还会遇到操作错误、机器卡顿等各种问题。

为避免工作枯燥,秦臻会安排数据采集员更换不同场景工作,以带给他们新鲜感。每周五公司还会安排趣味测试,比如带机器人“投球”、叠杯子塔等。

经过这群年轻人训练的机器人数据将作何用途?秦臻解答称,这些数据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大模型训练。目前,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接到不少海外订单,近日更收获一个包含40万条数据的需求。秦臻表示,目前并不缺订单,依现有产能,年数据产量预计可达百万条以上。

数据采集员多为专科院校毕业,时薪20元以上

早在团队成立之初,秦臻便大范围招聘数据采集员。在面试现场,他发现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对机器人行业抱有浓厚兴趣,高峰期一天能收到五六十份简历。

秦臻介绍,现招收的多数数据采集员毕业于专科院校。“从第一批的录用情况来看,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很优秀,我们就觉得这条路没有选错。”他说。

数据采集员教机器人如何端盘子。

谈及选人标准,他表示该岗位并不看重学历,偏好理工科背景。不过也同样看重实践经验。团队成员中有部分人曾在奶茶店、便利店工作过。秦臻解释说,服务行业的经历能帮助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有效规避常识性错误。

“比如说摇奶茶的步骤,中间可能有些关键步骤是其他人不知道的,那么作为这方面的从业人员,就能告诉我们哪些地方有问题,协助我们修正脚本,这样才能让机器人真正学习到专业技能。”

秦臻表示,尽管岗位入门门槛不高,但作为机器人的协同者,不仅要完成采集任务,还需要具备工程师思维,能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优化训练流程与算法。

便利店场景下的人形机器人。

数据采集员祁朕阳,是来自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虚拟现实专业的学生。从实习到转正入职,目前已在数据采集场工作了半年的时间。

祁朕阳的专业背景多与游戏开发、虚拟动作捕捉相关。“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真实机器人,平时在游戏中创造的也都是虚拟形象,因此特别想让机器人在现实中动起来。”他表示,正是具身智能领域的前沿性与挑战性吸引了他。

秦臻告诉记者,目前数据采集师的薪资按小时计算,时薪大概在20元以上,并提供餐补。而对于专科及职校学生而言,这里能让他们接触前沿科技。“如果在这一行做得好,同样能成为出色人才,且竞争压力较小。”

他进一步表示,当前市场对训练数据的需求量极大,尤其伴随具身智能行业的发展。秦臻十分看好其未来,认为无论是商超无人售货、智能家居,还是存在危险的实验室场景,未来都更适合交由标准化机器人完成。但他也坦言,人形机器人真正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5世界机器人报告》,全球机器人市场长期向好,预计202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将增长6%至57.5万台,2028年有望突破70万台。2024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接近20万台,同比增长9%,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2/3。

编辑:陈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