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黄敏
4月17日,济钢集团与西安羚控科技、北京星河动力等4家企业签约。当天,北京航天易龙科技有限公司到访济钢集团,围绕商业航天液体火箭项目建设展开深度交流。紧接着,上海大航跃迁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一行也到访济钢集团,围绕多领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从公开信息看,自3月27日以来,不到1个月,济钢已与5家外地空天信息领域企业达成战略签约。这些企业纷纷“恋上”济钢背后,释放更多积极信号,济南“问天之路”越走越广。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天兵航天科技与济钢集团战略签约,火箭和试车台项目将落户济南。
早在3月27日,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济钢集团战略签约。双方就“天兵科技两级可回收火箭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及“重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项目”落户济南市达成共识。
济钢卫星总装基地效果图
20多天后,济钢集团与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些合作聚焦火箭研制、航天复合材料、无人机制造及低空场景应用四大核心领域。
除了上述5家达成合作的企业,从公开信息看,北京航天易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航跃迁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近期到访济钢,聚焦火箭领域展开交流。“目前相关合作正在洽谈。”4月20日,济钢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
济钢集团与四家空天领域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短短一个月内签约5家企业,这样的速度背后,可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生动写照。
其实,关停钢铁主业后,济钢在空天信息产业领域的布局已久。早在2019年,济钢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迈入空天信息产业。此后,济钢集团沿着“星箭一体化”路线,先后在卫星总装、火箭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布局,已成为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链主”企业。
在卫星总装领域,3月5日,济钢集团微信公号发文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核准批复济钢集团卫星制造项目,该项目填补了济南乃至山东省在该领域的空白。目前,地处济南高新区算谷产业园的济钢集团卫星总装基地正加快推进。“全部建成后可具备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济钢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在火箭领域,早在2022年,济钢与深蓝航天公司已达成合作。目前,液体火箭发动机测试基地已实现常态化测试。2024年4月,海南文昌市与济钢集团、深蓝航天公司签订产业投资协议,全力推动商业航天可回收复用液体运载火箭相关项目落地建设。
液氧和液氮可谓航天动力的“血液”,是火箭发动机试车的核心战略物资。在该领域,济钢气体公司已成功为深蓝航天等头部企业提供高纯度气体支持……
通过近6年发展,济钢集团在空天信息领域的优势不断积累,已在特种气体供应、火箭发动机及动力系统测试、火箭零部件加工制造、卫星总装总测等方面提升了能力,具备承接航空航天产业订单基础。同时,正在谋划航空航天文旅产业园(航空航天互动体验)和航空航天工业旅游园(航空航天科普)项目。
航天易龙董事长隋国发表示,济钢集团作为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链主”企业,始终锚定空天赛道,通过整合区域资源、优化产业生态,全面推动各业务板块向空天信息第一主业聚拢,展现出强大的链式协同效应。
正是这些不断积累的优势与发展潜力,正吸引更多“金凤凰”来栖。
济南“问天之路”越走越宽
作为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链主”企业,济钢的发展速度,折射了济南空天信息产业正跑出发展加速度。
早在2021年,济南出台首个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启了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的历程。随着“济南一号”“泉城一号”发射,济南已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全面布局的城市。
2024年,第一届空天信息技术大会在济南举办,包括18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发布全球首个百亿参数级空天一体遥感解译基础模型“空天·灵眸”3.0版,进一步提升济南在产业领域的影响力。
为提升“造血”能力,济南加快推动“产、学、研”协同战略。设立产业引导资金;空天信息大学正加快建设;济南已先后引进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等8家科研机构,获批国家高性能电磁窗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等87个创新平台,并成功获批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济南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已超过250亿元,较2023年增长12%。
济南逐梦“星辰大海”的速度仍在不断加快。AIRSAT星座01/02星(济钢1号、2号),莱芜·遥晟01、02号卫星已先后发射升空。
越来越多的国内空天技术领域的精锐力量正涌入济南,不断塑强济南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优势。
以济钢近期签约的企业为例,作为行业领先的独角兽,天兵航天科技创造了国际国内航天的7项新纪录,其与济钢的合作,将在济南落户火箭和试车台项目,填补济南市火箭总装领域这一空白;星河动力作为国内首家掌握自研火箭发动机等关键部件技术的民营火箭公司,将带动济南形成商业航天配套体系;爱思达航天目前是国内可以提供复合材料火箭整流罩的唯一民营企业,通过协同创新与资源整合,可增强济南在卫星制造和火箭配套领域的竞争力……
谈及项目选择落地济南的原因,天兵科技董事长康永来表示,济南有产业基础优势。依托国内型号最多、规格最大的商业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可以满足发动机测试的需求,同时济南还有部件制造、检验检测等配套产业,产业集聚优势明显。济钢空天信息产业园邻近小清河港口,火箭总装后可以通过小清河便捷的水运,到山东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进行发射。
商业航天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发展前景可期。济南着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依托“卫星+火箭”双轮驱动,正加快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按照《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到2027年,济南将形成年产40套火箭发动机能力;形成年产24发固体火箭、10发液体火箭配套能力;重点建设卫星总装测试基地,打造柔性化、模块化、智能化商业卫星总装工厂,到2027年,形成年产100颗卫星能力。
如今,商业航天产业正蓬勃发展。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形势展望》提到,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
眼下,济南正在这个“万亿蓝海”奋力游弋,“问天之路”正越走越宽。
编辑:吕冰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