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上市再添变数:招股书失效,数据安全、管理失范引发质疑 | 大鱼财经
新黄河  2024年08月05日

新黄河记者:刘瑾阳  

价格虚高、小病大修……在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宣布赴港上市后半年中,平台管理失范、企业股权交易合规性、信息保护措施是否到位等问题引发关注,如今,随着招股书的失效,啄木鸟上市再添变数。

递表后合规问题浮现

2024年1月29日,啄木鸟维修国际有限公司(WoodpeckerInternationalINC,以下简称“啄木鸟”)递表港股,中金公司、中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然而6个月之后,啄木鸟并未顺利上市,招股书已经于7月29日失效。

根据此前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啄木鸟是一家家庭维修平台,为各种家庭维修需求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其成立至今已获得4轮投资,姚劲波旗下58同城通过天津五八阡陌等合计持股16.42%,雷军旗下顺为资本通过苏州顺为、天津金米等合计持股9.84%。

在啄木鸟递表两个月后,证监会3月份曾经发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要求啄木鸟对多个事项提交补充说明。

公示中显示,证监会要求啄木鸟说明境外搭建离岸架构和返程投资涉及的外汇登记、境外投资、外商投资、税费缴纳等监管程序方面合法合规的结论性意见,认购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的交易价格、定价依据、支付手段、支付期限及其合规性,以及上述股权变动税费缴纳的具体情况。

此外,证监会还要求啄木鸟说明收集及储存的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还需说明发行人及控股公司开发运营的APP、小程序、公众号等产品情况,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信息内容,如提供,说明信息内容的类型,以及信息内容安全保护措施。

曾因“无证作业”被罚

在股权交易、信息保护等问题被证监会关注之外,啄木鸟的运营合规问题也浮出水面,价格虚高、小病大修、巧立名目乱收费、平台高额抽佣等问题被多家媒体曝光。据报道,近期,南京、上海等多地消费者投诉啄木鸟维修人员存在报价模糊、乱收费等情况,有消费者向相关部门投诉后,啄木鸟返还了部分维修费。

对于啄木鸟出现的种种乱象,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啄木鸟平台重营销轻管理的业务模式,以及过高的抽成比例有关。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2023年前9个月,啄木鸟营收分别是4.01亿元、5.95亿元、7.35亿元,对应利润为3343.1万元、620.4万元、1.02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78亿元、2.91亿元及3.18亿元,分别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44.3%、48.9%及43.2%。

啄木鸟招股书显示,平台上的一些工程师在提供服务时不具备所需的资质。不过,啄木鸟认为,鉴于平台与工程师相互独立等原因,平台上的工程师不应被视为啄木鸟的特种作业人员,且其提供的平台服务不应构成向工程师发包项目或租赁作业场所或设备。

据披露,啄木鸟曾在涉及特种作业资质的服务但未持有必要资质的三起工作安全事故中受到罚款。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9个月,通过平台促成的服务订单(包括可能未持有必要资格的工程师从事的低压电工作业及高处作业)分别约占合计总交易额的5.7%、5.6%及3.9%。

在抽成比例方面,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前9个月,平台完成的服务订单产生的收入除以总交易额后分别为40.1%、40.3%及40.8%。这意味着,啄木鸟收取维修订单支付总金额的四成作为平台服务费,而八哥到家维修平台、万师傅平台及鲁班到家三大维修平台抽成比例在5%到15%之间,远低于啄木鸟的抽成比例。

编辑:吕冰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