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制药退市风暴:医药明星股陨落,两年虚增营收超10亿元 | 大鱼财经
新黄河  2025年03月24日

新黄河记者:刘瑾阳  

被调查近8个月后,普利制药(300630.SZ)的退市命运于3月21日晚间正式公布。中国证监会当日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其在2021年、2022年通过虚构成品药和原料药销售业务的方式,虚假确认药品销售收入和利润。累计虚假记载营业收入10.29亿元、虚假记载利润总额6.69亿元,分别占两年披露总额的31.04%和73.83%,远超深交所创业板重大违法退市标准(连续两年虚假利润总额超5亿元且占比超50%)。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自3月24日起公司股票及可转债停牌。

作为“明星药企”的实控人及创始人,2022年,范敏华、朱小平夫妇曾以55亿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1127位。此次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时任普利制药董事长、总经理范敏华被罚款500万元,并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财务造假黑幕逐步揭开

普利制药在医药领域曾占据显著地位。自1992年成立起,作为国内注射剂行业的佼佼者,主要从事化药制剂业务,产品覆盖抗生素、抗过敏、非甾体抗炎等多个品类。其中,地氯雷他定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一度突破70%。

2017年3月28日,普利制药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每股发行价11.49元,募集净额达3.14亿元,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夺目。此后,股价更是一路高歌猛进,短短一年多时间,便成长为涨幅近5倍的大牛股。2021年,股价攀升至56.39元/股的最高点。

从2017年至2020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逐年上扬,上市以来累计分红3.18亿元,一跃成为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明星药企”,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者的目光。

看似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普利制药的问题悄然浮现。2024年4月16日,海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普利制药2021年、2022年年报中营收、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存在偏差,随即要求其在30日内完成自查整改,并提交书面报告,同时说明2023年度审计工作进展及对年报披露的影响。

按照信息披露计划,普利制药应于2024年4月29日披露2023年年报及相关公告,却屡次延期。2024年5月8日,普利制药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4年7月5日,普利制药发布的2023年年报对前两年财务数据进行了修正,2021年、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调减2.1亿元和1.87亿元,净利润分别调减1.12亿元和1.26亿元,其年报也被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昔日明星药企步入退市

2025年3月21日,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让普利制药的财务造假问题公之于众。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年报中披露的调减金额与证监会最终认定的虚增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普利制药的造假手段包括通过虚构成品药和原料药销售业务的方式,虚假确认药品销售收入和利润。2021年、2022年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合计高达10.29亿元,占这两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总和的31.04%;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合计达6.69亿元,占这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总和的73.83%。

普利制药还将其开展的不具有控制权的乙酰碘化物、碘化物(碘佛醇专用)和酵母抽提物贸易业务按总额法核算,导致2021年多计营业收入7799.73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5.17%;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5925.97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28%

时任普利制药董事长、总经理范敏华组织普利制药销售部和财务部编制虚假销售业务单据并据此进行会计处理,时任普利制药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罗佟凝参与、实施虚假销售业务的单据编制和会计处理。

时任普利制药董事长、总经理范敏华和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罗佟凝违法行为情节较为严重,除分别处以500万元、400万元罚款外,还分别被采取10年、8年市场禁入措施。

其他相关责任人也均受到了严厉惩处,时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朱显华,副总经理邹银奎分别被罚款150万元、130万元,监事会主席丁雨及董事、副总经理、董秘周茂分别罚款120万元。

公司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自财务造假事件曝光以来,普利制药的股价一路下跌,近一年股价跌去近九成。截至3月21日收盘,普利制药报2.49元/股,流通市值仅11亿元。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