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苏冉
今年以来,银行业延续严监管态势,银行罚单情况成为行业焦点。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央行、金融监管局及外管局针对283家银行及分支机构、责任人开出1496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4.9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02亿元基本持平。从机构类型和处罚单量看,领罚频次最高的银行类型是农商行,合计达469张(包含个人罚单),占总罚单数量比例达31%。从处罚金额看,国有大行一季度合计被罚约1.38亿元,农商行和股份行被罚金额同样超过亿元,分别为1.29亿元和1.23亿元。
此外,监管部门针对违法违规行为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今年一季度已经有34名银行人被“红牌罚下”,而来自六大国有行的违法违规人员达到13人。梳理发现,上述被终身禁业人员多涉及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被挪用等贷款“三查”问题。
超百万大额罚单达95张,国有大行被罚1.38亿元
今年一季度,银行监管处罚力度加大,一个显著特征是,大额罚单显著增加,单笔金额超百万元的罚单达95张,环比增长10.5%。其中,股份制银行单笔处罚金额最高。
一个典型案例是,1月27日,央行披露的2025年首批罚单显示,光大银行因11项违法行为被警告,并被没收违法所得201.77万元,罚款1677.06万元,合计被罚没1878.83万元。这些违法行为包括违反账户管理、清算管理、反假货币业务管理、人民币流通管理规定,以及在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方面的违规操作等。
业内观察,这一趋势表明,监管正从“广覆盖”转向“精准打击”,通过高额罚单强化对重点机构、重大违规行为的震慑。
从处罚金额看,最多的是国有大行,一季度合计被罚约1.38亿元;其次是农商行,合计被罚约1.29亿元;而股份行也被罚金额超过亿元,达1.23亿元。其中,农商行以469张罚单位列第一,不过,单均不足30万元,暴露出其“小错频发”的合规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一季度,从罚单数量和罚款金额分析,农商行与城商行位列前两位。 2024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共有176家农商行收到185张罚单,罚款金额为1.18亿元;42家城商行收到87张罚单,罚款金额为8852.95万元。
罚单涉及违反反洗钱法等,山东一季度开出113张罚单
从整个金融市场看,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共收到1740张罚单,同比减少45.13%,合计被罚没金额6.26亿元,同比略增3.64%。其中,央行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今年一季度开出360张罚单,同比增加50%,合计罚没金额1.86亿元,同比增加121.42%。
其中,银行收到的大额罚单涉及违反反洗钱法、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等。此外,被处罚的违规行为还包括妨碍监管工作。
从被处罚的分支机构分布地域来看,今年一季度,广东、山西、江苏、山东和上海等地的被罚银行分支机构数量排在前列,罚单数量均超过100张。
省内方面,企业预警通统计显示,山东省一季度针对银行业开出113张罚单,共计罚款金额3214万元。此外,上海地区的34家银行及分支机构、有关责任人合计被罚金额约为7045万元;而广东地区53家银行及分支机构、有关责任人合计被开出5170万元。这些被罚金额偏高的地区,遭处罚的银行类型多为国有大行和股份行。
从处罚原因看,主要涉及贷款管理相关的各种问题,具体表现为票据贴现业务授信审查不尽职、集团客户信用证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尽职、并购贷款审查失职、贷款风险管控严重缺失、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管理不尽职等。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在选择金融服务时,应高度关注金融机构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以确保自己的贷款申请得到公正、合理地处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六大国有银行13人被终身禁业,违法放贷仍是主因
一季度,监管机构严格落实“双罚制”,本季度个人罚单达943张,占比4.93%。截至3月底,银行业累计有34人被监管部门红牌罚下。其中,仅六大国有行被终身禁业人数即达13人。
处罚类型中,警告占比最高,但“禁止从事相关职业/工作”的处罚环比增长28.3%,表明对从业人员的追责趋严。具体来看,2025年1月,有21名银行人员因触碰监管红线,被监管部门给予终身禁业的处罚。2月和3月,分别有6名和7名银行机构人员因各类违规领到“红牌”。
统计显示,山东省一季度未出现银行从业人员被终身禁业的情况。
从处罚原因来看,大部分仍然与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遭挪用等贷款“三查”问题有关,其次则是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这通常也牵涉到贷款违规问题,导致涉案员工陷入刑事案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份还出现了一桩较为罕见的终身禁业案件。1月10日,监管部门指出,余干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夏金平,因股东违规超比例持股的问题,被处以终身禁业的严厉处罚。
不过,相较去年一季度,个人被“红牌罚下”频次有下降趋势。统计显示,去年前三月,累计有48名银行业者遭终身禁业处罚,违法放贷仍然是最主要原因。
业内观察,未来,随着“双罚制”与大数据监管的深化,银行业唯有平衡创新与合规,方能在严监管常态下稳健前行。
编辑:孙菲菲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