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刘瑾阳
2024年,国内民航业持续复苏,上市航司的业绩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根据各航司披露的年报,7家上市航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870.26亿元,同比增长13.63%。实现净亏损36.25亿元,同比增长67.24%。其中,华夏航空、吉祥航空与春秋航空三家民营航司实现盈利,而三大国有航司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依旧未能扭亏。
盈利表现“冰火两重天”
民营航司与国有三大航的业绩分化显著。春秋航空以22.73亿元的净利润蝉联“最赚钱航司”,吉祥航空、华夏航空分别盈利9.14亿元和2.68亿元。海南航空是唯一亏损的上市民营航司,亏损额度9.21亿元,同比盈转亏。国有三大航合计亏损61.59亿元,其中东航亏损42.26亿元,国航亏损2.37亿元,南航亏损16.96亿元。
2024年,7家上市航司中,3家民营航司实现盈利
从成本端来看,这种分化尤其明显。2024年,国航营业成本1581.89亿元,同比增加241.74亿元,增幅为18.04%。东航营业成本为1264.98亿元,同比增加140.31亿元,增幅为12.48%。南航营业成本为1595.71亿元,同比增加119.89亿元,增幅为8.12%。
上市民营航司中,海航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5.04%至603.87亿元,其余三家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营业成本均未超过200亿元,同比增幅10.26%及12.2%,华夏航空全年营业成本65.78亿元,同比增加19.32%。
2024年航油均价同比降低7%,但国航、东航、南航的航空油料成本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国航的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大幅增加69.95亿元,东航也同比增加43.97亿元,南航同比增加29.39亿元。
航油价格波动对航司业绩的冲击力不小,这种压力在国航财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国航在其财报中提及,集团业绩受航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据其分析,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平均航油价格上升或下降5%,本集团航油成本将相应上升或下降约26.86亿元,东航则下降或上升22.75亿元。
春秋航空成“盈利王”
相较之下,春秋航空航油成本控制能力较强,2024年航油成本仅增长5%,单位航油成本同比下降6.2%,
春秋航空年报显示,全年单位ASK(可用座位公里)成本0.316元,同比减少3.3%,其中单位燃油成本0.112元,同比降低6.2%;单位非油成本0.205元,同比降低1.7%,较19年同期减少0.1%。此外,受益于利用率回升,春秋航空固定成本有效摊薄,单位成本同比下降,同时航油价格同比下降也使得公司单位航油成本降幅明显。
随着2024年民航客运航班量同比增长10.5%,三大航飞机起降架次激增,直接推高机场相关费用。其中,国航全年起降及停机费用同比增加53.61亿元,相当于每天多支付1469万元。
这种成本压力在国际航线上尤为突出。东航表示,2024年,机场起降费同比增长20.45%,主要是由于国际起降架次及旅客人数同比增加所致。而春秋航空国际航线占比不足20%,单位起降费用仅增长8%。
廉价航空春秋航空依靠行李托运、选座等辅助业务收入达10.3亿元,同比增长14%,占总营收5.15%。公司表示,未来仍将持续高度重视发展辅助业务收入,将其作为未来核心竞争力之一。
春秋航空的低成本靠单一机型与单一舱位、高客座率与高飞机日利用率、低销售费用与低管理费用实现。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中间商,在直销比例方面,除包机包座业务以外的销售渠道占比中,春秋航空的电子商务直销(含OTA旗舰店)占比达到98.4%。
图表:刘瑾阳 编辑:孙菲菲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