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张博
西安银行(600928.SH)又一高管被曝职务出现变动。据当地媒体5月26日消息:西安银行副行长张成喆拟任市属国有企业正职。随后有消息表示,他或将接任已空缺半年有余的西安银行行长一职。
此前西安银行就因高管频繁出走引发过市场关注。记者经查询发现,就在十余天前,西安银行另一名副行长管辉、行长助理王星相继辞职离任。截至目前,西安银行方面尚未就相关人事情况回应说明。
此外,近两年西安银行由于资产不良率站在高位,同样备受外界关注。不过在二级市场上,西安银行股价小幅上涨,报收3.75元/股。
高管频繁变动,行长职务空缺已超半年
官网信息显示,西安银行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由西安市政府控股、外资参股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历经财务重组、引进战投、企业更名、跨区域经营、综合化发展等战略步骤后,于2019年3月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西北首家A股上市银行。
但近年来,这家银行的人事变动颇为频繁,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关注。5月25日,副行长张成喆官宣履新。5月16日,银行公告副行长管辉、行长助理王星因工作变动提交辞职报告。4月3日,公司独董冯根福辞职。3月26日,外部监事尹振涛辞职。去年12月17日,副行长黄长松辞职。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银行从2022年起开始市场化招聘,从外部选拔高管,例如王星、管辉都是在此政策后进入西安银行管理层。但算下来,任职时间都不满三年。随着本月两人一同离任,外界有关市场化招聘政策的质疑声再起。
按照以往资料推算,西安银行目前在职副行长只剩下两人,均是2023年期间才开始担任副行长职务。与此同时,外界最为关注的是西安银行何时才能迎来新行长。
现任代行长由梁邦海担任,但他同时身兼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这在银行系统并不常见。梁邦海履历显示,其自2021年2月起任西安银行行长职务,在2024年4月担任公司党委书记,三个月后,他被委任为西安银行董事长职务。
原本按照规定,“董事长与行长原则上不得由同一人担任”,故在2024年7月接任董事长职务时,梁邦海便卸去了行长一职,可行长人选迟迟没能落定,便仍由梁邦海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西北另一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士认为,高层频繁出走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团队内部管理上存在问题,而且董事长、行长由一人担任“实在想不到,但长此以往可能滋生其他管理问题”。
另有消息称,此前官宣拟任正职的张成喆有很大可能接任西安银行行长职务。5月27日下午,记者尝试向西安银行在内的多方进行求证,但未果。
今年仍将着力提升风控水平
从财务数据看,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西安银行都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去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90亿元,较上年增加9.85亿元,增幅13.68%;实现净利润25.61亿元,较上一年增加0.96亿元,增幅3.8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9亿元,较上年增加0.96亿元,增幅3.91%。
一季度报显示,西安银行前三个月录得营收20.39亿元,同比增幅为8.14%;归母净利润7.12亿元,同比增加0.29亿元,增幅4.3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增长6.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2%,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同时,西安银行计划以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1元(含税),合计分配现金股利将达4.44亿元人民币(含税)。
不过,其经营层面仍存隐忧,那就是资产不良率。根据西安银行4月18日在上交所公告,与三家公司存在借款纠纷一案已立案但尚未开庭。公告称,该诉讼涉本金7.3亿元,而被诉三家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如股权冻结、被列入失信名单等等。此事也从侧面印证了其在风控方面存在的压力与不足。
从财务数据来看更为直观。西安银行去年不良贷款率1.72%,较2023年年末上升0.37个百分点;到了今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虽下降至1.61%,可仍居高位。若与其他A股城投行对比,西安银行一季度不良贷款率下降一个位次排至第四,前三名的兰州银行、郑州银行、贵阳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是1.81%、1.79%、1.66%。而且,资产质量承压同时,拨备覆盖率近年来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西安银行提出三个年度目标:到年末总资产规模达5304亿元以上;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5亿元以上;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2%以上。在此之前,西安银行更迫切的是提升风控能力。公告表示,公司今年将着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