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快餐业之新变局⑤:曝光量超百亿,一个商圈五六家店,平价砂锅菜还“热”吗?
新黄河  2天前 13:01

在我国餐饮市场结构中,快餐占据着第一品类“宝座”。近年来,街头快餐以其平价、快速、多样化的特点,受到广大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诸如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巨头,在疯狂扩张的背后,也开始主动放下身段,主动迎合顾客需求、主打性价比,这背后是塔斯汀等“中国汉堡”品牌崛起带来的压力;相比之下,像“砂锅菜”“拌饭”“牛肉自助”一类的中式快餐,也逐渐摆脱了以往“小吃店”的刻板印象,向规模化、品牌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在有着深厚餐饮文化的山东,中西快餐都迎来哪些变化,消费者们又投下了怎样的一票?新黄河记者对此展开系列调查。

新黄河记者:刘瑞祥  

这两年,砂锅品类餐饮市场可谓炙手可热。在“万物皆可砂锅”的热潮下,砂锅不仅是一种器皿,更是一种标签和招牌。截至今年6月底,在企查查平台输入“砂锅”二字,搜索出来的餐饮业公司接近20万家。在社交平台上,砂锅菜同样十分具有话题度,抖音砂锅类餐饮相关话题播放量过百亿,小红书上搜索“砂锅”超过100万+笔记,网友纷纷“种草”各种菜品……

作为一个有巨大潜力的新兴餐饮赛道,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布局其中,罗妈砂锅、陶德砂锅、啫火啫啫煲等连锁砂锅企业,在全国纷纷扩店。与此同时,砂锅店口味的偏同、菜品创新的乏力以及无序扩张,也正在被消费者不断诟病,不少地方不断迎来闭店潮。根据砂锅餐饮行业的普遍共识,冒着热气的砂锅菜在冬季往往更受欢迎。如今,在炎炎烈日下,砂锅菜还受欢迎吗?

一个商圈五六家店,有人欢喜有人忧

无论是中式正餐还是小吃快餐,砂锅菜几乎渗透到了餐饮赛道的每个角落。热气腾腾的一锅,让人满满食欲。不过,往常砂锅只是作为单一菜品出现在餐桌上。近两年来,源自川渝地区的砂锅和来自广东地区的啫啫煲、牛杂煲,一跃成为风头最劲的两大品类,吸引了不少新入局者,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疯狂扩张。

在印象济南·泉世界商圈附近,新黄河记者走访一圈后,发现就有陶妈砂锅、吉松砂锅、罗妈砂锅、打牙砂锅等四家主营川渝砂锅菜的门店,其中有两家门店面对面经营。此外,还有两家主营啫啫煲、牛杂煲的广式打边炉店,竞争不可谓不激烈。此外,在其他商圈及大街小巷,都遍布着众多的川粤砂锅店。

在芙蓉巷9号,同样经营着一家“打牙砂锅”,紧挨芙蓉街、恒隆广场等商圈,人流密集,每到中午和傍晚总是一桌难求。经营者尹先生是济南人,他原先是做工程和广告行业,去年6月份才开了这家砂锅店。尹先生答应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并把时间定在了下午两点,“这时候客人会少一些,没那么忙,交流起来更方便。”记者发现,虽然已经过了两点,天空下着小雨,前来就餐的客人还有五六桌。

尹先生选择砂锅赛道,是基于朋友的推荐。“我开店之前,肯定也尝过,觉得菜品和口味都挺不错的,去年砂锅菜热度也比较高,所以就进来了。”到今年6月份,尹先生的店已经经营了整整一年,营业额大概二百多万元,“虽然我预期很高,但这样也可以接受了。”尹先生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他的选址是分不开的,“我这家店离主要的景区和商圈都不算远,前来就餐的游客比较多,年轻人比较多,分量足味道也不错,所以挺受欢迎的。”

多以加盟店为主,人均消费二三十元

砂锅是川渝街头巷尾常见的美食,运用砂锅烹饪食物的方式在川渝地区极为普遍,大街小巷都不乏砂锅店的身影。尤其是去年以来,在川渝两地,以罗妈砂锅、陶德砂锅为代表的快餐品牌迅速蹿红,快速抢占了这个赛道的头部位置,一到饭点几乎都要排队。此前媒体报道,陶德砂锅作为正餐,翻台率平均可以做到8轮以上,生意最好的春熙路店翻台率甚至在15轮以上,罗妈砂锅不少门店的单日翻台可以达到15轮以上,日营收近3万元。而在广东地区,“广式砂锅”啫啫煲、牛杂煲也备受欢迎,特色的啫啫煲,已经跑出了啫火、啫两手、啫八等小有名气的品牌。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在当下餐饮市场上,砂锅菜餐馆大多以加盟形式为主,包括了罗妈、陶德、瓦石巷、阿润等品牌。尹先生的“打牙砂锅”也是一所加盟店,该品牌的总部位于泰安。

尹先生表示,砂锅餐馆遍地开花的主要原因是操作简单、翻台率高,“以我们的餐馆举例子,人均消费在20元至30元之间,属于快餐消费。”对大多数砂锅餐馆而言,明厨亮灶、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也为它们加分不少。记者注意到,在尹先生的店里广受顾客好评的菜品,普遍价格不超过30元:油泼水煮肉片29元,油泼虎皮凤爪29元,烂肉粉条18元,麻婆豆腐16元,番茄酥肉26元。而只有为数不多的菜品超过了30元:蒜蓉虾36元,油泼虎皮肘子48元。此外,该店79.9元2-3人餐半年销售300+,反响较好。

从口味上,尹先生的砂锅餐馆以川菜为主,同时融合了济南本地人的口味。“现在市场上,川菜的消费群体更大一些,我们的秘方和配料是从本部送来的,食材当天采购,现场加工,这样既能在口味上得到保证,又能保证绝对的新鲜。同时,也根据当地人喜好进行了适当的改良。”

尹先生表示,砂锅菜以能吃饱和经济实惠为主要目标,在内卷的餐饮市场,砂锅菜能杀出重围离不开其平价的属性。至于季节差异对砂锅菜销售的影响,尹先生觉得并不是很大,“有可能是我的店开在步行街周边,一年四季都有游客的原因吧。”

此外,年轻人愿意尝试新的餐饮形式,而且也懂得分享,也是当下砂锅流行的重要原因。尹先生的店在美团平台上入围了芙蓉街小吃快餐人气榜第6名,有顾客留言,“十分钟出餐,整体搭配不错,晚上人多,砂锅非常好吃,推荐尝试。”这似乎也是他能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一家独大尚未形成,竞争愈发激烈

记者通过走访和调查了解到,过去两年内,济南砂锅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由于店面选址、经营、口味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店支撑不到两年便匆匆闭店。“印象济南原本还有一家砂锅店的,可能是竞争太激烈了吧,开了好像不到一年就关店了。”在印象济南·泉世界商圈逛街的市民表示。

当下,砂锅菜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众多专业人士看来,这个赛道至少面临着两个明显的挑战,一是规模化的企业数量还不多,二是砂锅菜门槛低容易被模仿,这也意味着竞争性会比较强,要想胜出并不容易。在济南的一些砂锅餐馆中,有的也开始另辟蹊径,将本地口味与砂锅进行融合创造新式菜品,然而这种创新也未必都会受到顾客的追捧。新黄河记者注意到,在生产路的一家砂锅店已经打出了转让的字样。据吃过这家砂锅店的顾客介绍,“他们主要是以创新鲁菜和家常菜为主,砂锅只是一个形式,而且价格都不便宜,受众群体有限。”在名泉广场,也有一家主打“老济南砂锅菜”的餐馆曾一度十分火热,记者近期实地探访发现,他们也已把招牌换成了“老济南家常菜”。正如尹先生所说,影响砂锅店能否长期存活下去的,一定首先是口味。“在济南想吃鲁菜选择性很多,没有必要非得加上一个‘砂锅’的形式。”

其实,砂锅更像是一把万能钥匙,各种食材均可与之搭配。比如,砂锅土豆粉、砂锅面、砂锅米线、煲仔饭、砂锅麻辣烫等等。在济南,砂锅和黄焖鸡的组合,早在多年前就已司空见惯。

在砂锅菜最火热的时候,一批同质化的店陆续开业。同质化之外,一些砂锅店还打起了价格战,不少品牌已经打出了“20元吃撑”的口号。不过,在热潮渐渐褪去之际,一批不适合本地消费者饮食习惯的砂锅餐馆,或处于转型之中,或直接选择闭店逃离内卷。迄今为止,单从济南市场来看,砂锅菜赛道尚未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随着一部分砂锅餐馆掉队,剩下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点击进入专题▼

策划:周震 郭吉刚  摄影:刘瑞祥  摄像:刘瑞祥  剪辑:吕修龙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 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