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杜林
一纸来自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将上市公司*ST苏吴(江苏吴中,600200.SH)推向了退市边缘。这家曾被誉为“中国普教第一股”的企业,被揭开了一场持续至少四年的系统性财务造假案。公司不仅面临罚单和强制退市的风险,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钱群山可能被处以1500万元罚款并禁入市场十年。
虚构贸易与资金占用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ST苏吴的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该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披露不实。自2018年2月起,钱群山已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但在2018年至2023年的所有年度报告中,公司披露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其姐姐钱群英。这种对核心治理信息的长期隐瞒,误导了投资者。
最核心的问题是系统性的财务造假。在2020年至2023年间,*ST苏吴通过旗下多家贸易子公司,与多家关联公司进行“无商业实质”的贸易,虚构了超过17亿元的营业收入。这四年间,虚增的营收分别占当期披露总额的26.46%、26.39%、21.26%和16.82%。在2021年,其虚增的利润总额占到了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51.65%。
与虚构贸易相伴而生的是资金占用。*ST苏吴以支付采购款等名义,将资金输送给关联方,形成了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该笔资金占用逐年扩大,从2020年末的1.27亿元,膨胀至2023年末的16.93亿元,占当期公司净资产的比例高达96.09%。这意味着,公司的净资产几乎被关联方占用,而这一切在历年财报中均未被披露。
失职的“看门人”与“穿越”的报告
在这场持续四年的财务造假中,本应扮演“看门人”角色的会计师事务所却集体失声。在2020年至2023年这四个造假年份里,*ST苏吴的年度审计报告均获得了“标准无保留意见”。
为这四年财报提供审计服务的是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和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两家机构,但有线索表明,曾在前任审计机构中汇所担任2019年年审报告签字会计师及2020年项目合伙人的汤洋,在公司后续聘任中兴财光华作为2024年审计机构时,再次以项目合伙人及拟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身份出现,其背后可能出自同一个审计团队。
此外,一份由中兴财光华出具的2022年度审计报告,其签章页上的日期为“2022年4月25日”,比报告期结束的时间早了近一年,这份“穿越时空”的报告让审计的严肃性与谨慎性受到质疑。
直到2024年,中兴财光华才对公司该年度的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其理由是贸易应收款项无法判断可收回性等问题。
退市倒计时与“童颜针”困境
多重危机叠加,*ST苏吴已进入退市倒计时。除了因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外,公司还因2024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而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已连续跌停,市值缩水,投资者信心受挫。
在贸易业务造假的背后,*ST苏吴曾试图通过医美业务实现“自救”。公司于2021年进军医美领域,其独家代理的韩国“童颜针”产品AestheFill在2024年一度成为拉动业绩的因素,帮助公司在账面上实现了扭亏为盈。
但这一核心产品的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AestheFill的生产商已被国内医美企业爱美客收购,这使得*ST苏吴的代理权前景变得不明朗。最新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将亏损4000万元至6000万元。这表明,即使有“童颜针”的贡献,也难以填补公司因贸易业务问题而计提减值准备所造成的亏损。
从隐瞒实控人到系统性财务造假,再到审计机构的操作,*ST苏吴的案例暴露了公司治理与外部监督的双重失灵。如今,随着监管措施的落地,这场骗局终被戳破,留给市场的,将是一个关于诚信、合规与代价的警示。
编辑:孙菲菲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