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杜林
山东企业赴港上市正形成一股热潮。今年以来,南山铝业国际于3月25日、天岳先进于8月20日先后在港交所成功挂牌,其中天岳先进成为两地唯一的“A股+H股”碳化硅衬底公司。
这股热潮在近期进一步加速,尤其在国庆节前后,济宁的珞石机器人、淄博的宝盖新材盒、潍坊的坦博尔等企业密集递交上市申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17家鲁企正在港交所排队上市。此外,至少有两家重量级企业也已启动或正在考虑赴港上市。这19家公司覆盖了从前沿科技到传统重工的广阔领域,通过梳理它们的具体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山东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资本路径选择。
“硬科技”企业领跑,资本需求与战略意图明确
本轮赴港上市的队伍中,有一批技术密集型的“硬科技”企业。它们普遍处在高投入、高成长的发展阶段,香港资本市场为其提供了关键的资金支持和国际化平台。
来自济宁的珞石机器人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作为国内少数能同时量产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的企业,它计划依据香港上市规则中的“特专科技公司”条款上市,旨在获得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在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赛道中竞争。
歌尔微作为全球最大的声学传感器供应商,它虽属科技前沿企业,却深陷双重依赖:招股书显示,其对苹果公司的销售收入占比常年超过50%,同时对核心芯片供应商英飞凌的采购占比也极高。这种“两头受压”的格局导致其毛利率长期在20%左右徘徊,远低于同行。在境内上市计划未能成功后,转赴香港IPO,歌尔微意在打通新的融资渠道,并向市场证明其独立发展的潜力。
此外,光伏导电银粉材料的全球主要供应商建邦高科也已递表,其路径与今年已经成功上市的天岳先进相似,都代表了山东在新材料领域的优势,并寻求通过“A股+H股”的模式,为庞大的研发和产能扩张计划募集资金。
A股龙头密集南下,加速国际化与优化资本结构
与此同时,一批已在A股上市的产业龙头也纷纷启动了赴港计划。对它们而言,此举是公司发展到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既有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内在驱动,也有优化资本结构的现实需求。
“推土机一哥”山推股份的行动就反映了这一趋势。作为国内市场份额持续超60%的龙头,其近年海外收入占比已近半壁江山,成为业绩重要支撑。但同时,此前的大额收购也给公司带来了资金压力。赴港上市,不仅能支持其海外业务拓展,也能为其偿还债务、改善财务状况提供帮助。
与山推股份类似的企业还有不少。轮胎巨头玲珑轮胎正为其遍布全球的生产基地寻求资本支持;“潍柴系”的农机企业潍柴雷沃在境内上市未果后,带着其智能农机的蓝图转向香港;化工新材料企业国恩股份与黄金领域的山金国际,也希望通过构建境内外双融资平台,为其全球化战略和资本结构优化提供支持。
细分赛道企业云集,赴港各寻发展新路径
除了上述两类企业,更多的赴港申请者来自各个细分领域。它们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赴港上市是它们为寻求品牌提升、缓解经营压力或抓住市场机遇而采取的具体“解法”。
在消费和健康领域,户外服饰品牌坦博尔抓住了市场风口,已成为国内第四大本土品牌,希望通过上市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应对高企的营销开支;酷特智能正从企业端定制业务转向海外消费端市场,需要资本支持新战略的落地。圣桐特医和沪鸽口腔面临着较为紧迫的融资需求,前者需要资金在特配奶粉领域应对巨头竞争,后者在多次冲击境内上市未果、经营承压的背景下,赴港的意图更为直接。
在企业服务领域,一些公司面临着挑战。脱胎于中石化的胜软科技,至今仍严重依赖单一最大客户,其应收账款占收入比重常年超80%,并有多次会计差错更正历史;文达通因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而陷入现金流紧张的局面;像宝盖新材这样的行业冠军和快驴科技这样的新业态公司,则希望借助香港资本市场获得与其市场地位相匹配的发展资金。
后备力量启动,重量级企业引市场关注
在已经提交申请的企业之外,一些潜在的赴港上市消息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浪潮数据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于9月29日正式启动赴港上市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的招标工作,上市进程实际上已经开启。作为浪潮集团旗下专注于数据技术并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转型的主力,其上市将是山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国际资本对接的重要事件。
近日,据公开报道,光学通信模块及设备制造商中际旭创股份有限公司正考虑在香港上市。自7月下旬以来,受益于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爆发,这家高速光模块供应商的市值一路飙升,至10月上旬已突破4500亿元,一举超越万华化学、海尔智家等传统工业巨头,成为山东板块新的“市值王”。这不仅是资本市场的一次价值重估,更可视作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标志性信号。市场消息称,这家新晋龙头正考虑赴港上市,如果成行,将是近年来山东最受关注的资本动作之一。
山东企业赴港既有拥抱全球化、抢占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新赛道的战略雄心,也有应对国内市场饱和、化解债务压力的现实考量。
对于这批鲁企而言,登陆港交所远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香港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对接国际资本的平台,也意味着它们将直面全球市场的规则与考验。在这里,它们将直面全球投资者的审视、更严苛的合规与信息披露要求,以及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如何将募集的资金高效转化为核心技术壁垒、真正的全球品牌影响力和稳固的国际市场份额?答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批“南下”的山东企业,能否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变局中真正占据一席之地。
编辑:陈彤彤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