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寒冬,宜品乳业赴港IPO,羊奶粉老二的光环与困境
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3天前 12:22

2025年8月31日,源自山东青岛莱西市的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和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这家可追溯至1956年北安乳品厂的老牌乳制品企业,正试图在行业寒冬中借助资本市场寻求突围之路。

宜品乳业自称是"中国领先营养科技集团",专注于羊奶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的数据,2024年宜品在中国羊奶粉市场和中国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均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14.0%和17.6%。然而,这个“行业老二”申请IPO背后,却是业绩下滑、库存高企和质量隐忧的多重困境。

上半年净利润下滑42.57%

宜品乳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创建的北安乳品厂。2006年,牟善波接手北安乳品厂,改名为北安宜品努卡乳业有限公司,开启了企业新发展阶段。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宜品乳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02亿、16.14亿、17.62亿和8.06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27亿、1.68亿、1.72亿和0.5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增长在2023年达到15.17%的峰值后,2024年增速放缓至9.16%,而2025年上半年更是出现10.36%的同比下滑。净利润的波动更为明显,2023年同比下降25.21%,2024年微增2.50%,2025年上半年则大幅下滑42.57%,业绩下滑趋势已十分显著。

产品结构单一,特医食品成新增长点

从产品结构来看,宜品乳业高度依赖婴幼儿配方羊奶粉,该产品在2024年为公司带来10.33亿元收入,占总收入的58.6%,产品结构单一问题突出。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业务正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引擎。该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0.2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3.3%。2024年宜品在中国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中排名本土品牌第二,市场份额为4.5%。

特医食品板块毛利率高达76.1%,远高于公司整体49.9%的毛利率水平,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小幅提升至50.9%。然而,该业务规模相对较小,短期内难以扭转公司对传统奶粉业务的依赖。

全产业链布局与全球生产基地

宜品乳业宣称已构建起集“牧场养殖、产品研发、产品加工、实验检测、终端销售、客户服务” 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团公司。

在养殖端,公司在黑龙江省和山东省拥有自有奶场。截至2025年6月30日,运营着包括黑龙江北安奶牛场和山东莱西及即墨两个羊场在内的上游一体化平台。

生产设施方面,宜品乳业在国内外共布局九大生产基地,其中国内四间、国外五间(韩国两家、西班牙三家)。招股书特别强调,其西班牙工厂是全球最大的羊乳清粉生产商之一,2024年所生产的羊乳清粉约占欧盟总量的四分之一,这一布局有效保障了核心原料供应稳定性。

高度依赖第三方经销商,库存周期逐年拉长

销售渠道上,宜品乳业高度依赖第三方经销商。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作经销商超过2000家。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经销商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0.39 亿元、11.39 亿元、12.38亿元和5.3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74.1%、70.6%、70.3% 和 66.5%,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值得警惕的是,公司库存周转效率持续恶化。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以及2025年6月30日,宜品乳业的库存周转天数分别为 276天、296天、307天和361天,不断延长的库存周期不仅占用大量资金,也增加了市场变化带来的滞销风险。

产品质量与内部管理隐患不容忽视

尽管宜品乳业宣称产品出厂前需经历逾900项检测并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但公司仍多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且2025年以来的新投诉不断暴露出其质量管控体系的深层缺陷。

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显示,北安宜品努卡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葆安素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无乳糖配方食品,其牛磺酸检测值未达到产品标签明示值的80%要求,存在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问题。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5年8月25日,宜品乳业存在未为部分员工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甚至完全未缴纳的情况,同时部分附属公司劳务派遣工人数超过法定10%上限。虽然公司声称已通过转正方式整改,但此类合规问题反映出内部管理存在缺陷。

更值得关注的是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占比从17.1%攀升至28.9%,而研发投入未与业务扩张匹配,形成"重营销轻研发"的失衡格局。这种资源分配模式可能导致产品质量控制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撑。

行业寒冬下的IPO之路

乳业专家王丁棉指出:"宜品想上市的想法已有好几年了,从宜品为此所召开的IPO战略研讨会就可以看得出他们是一直在为实现上市而在做相关准备。"

然而当前行业环境对IPO并不友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整个中国乳业相对来说正处于低迷期,随着出生率的持续下降,整体来说行业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这也给宜品乳业的IPO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招股书中,宜品乳业坦诚面临多重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生产运营中断、原材料价格和质量波动等都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在招股书中专门强调了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但2025年频发的消费者投诉与其"900项检测"的宣传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未来发展,宜品乳业规划深化羊奶粉专业化布局,构建"低敏喂养"科学认知体系;依托技术优势推动特医食品发展;进一步深化全球化布局。但投资者更关注的是,公司如何应对当前业绩下滑的压力,以及如何有效解决持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随着港股IPO进程推进,这家拥有近70年历史的老牌乳企能否在行业寒冬中获得资本市场认可,不仅取决于其业务转型的成效,更依赖于能否重建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的信任。在乳制品行业日益重视食品安全的今天,宜品乳业需要证明的不仅是增长潜力,更是将质量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

文: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古马

编辑:李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