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立“三张清单”制度,厘清涉企行政检查权力边界
新黄河  2025年07月02日

新黄河记者:张帅  

7月2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司法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山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增胜就“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推进“全面实施清单管理、统一检查标准”工作进行通报,山东通过建立“三张清单”制度,明确涉企行政检查的权责与标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杨增胜介绍,建立“三张清单”制度是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重点工作,旨在明确“谁来查”“查什么”“怎么查”,以清单形式厘清行政检查权利边界。

首先是“法定事项清单”,着力解决“谁来查”的问题。山东组织省级各单位对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命令设定的涉企行政检查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对无法定依据的检查事项一律取消,有法定依据的全部在政府网站公布。截至目前,已在省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35个涉企行政执法领域、434项检查事项,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

其次是“检查清单”,用于解决“查什么”的问题。省级各单位依照法定事项清单,梳理形成检查清单,详细明确检查项目、内容。目前,已通过全省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梳理形成512类检查清单,涵盖1267项检查项、7962条检查内容,确保各级执法单位“依单检查”,企业“照单整改”。

最后是“一业一册”行政指导清单,有效破解“重执法、轻服务”难题。各地依据地方特色、产业结构、行业特点等,编制跨部门“一业一册”依法经营指引,帮助企业规避违法风险。以聊城市临清市为例,作为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聚区之一,当地拥有6400余家生产制造企业、1万余户个体工商户。通过开展“一业一册”行政指导工作,当地成功规避防范各类风险隐患1万余次,涉企行政执法投诉量显著下降,轴承企业诉讼案件较往年同期减少13%,行政处罚案件下降13.8%。与此同时,企业用工规模增加至10万多人,年产值达200余亿元,还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无事不扰、规范执法、主动服务”的营商环境初步形成。

编辑:杨子梦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