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精度、速度,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三度联动”优化环境管理
新黄河  2024年09月26日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大执法”格局建设,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在提升服务效能上狠下功夫,通过温度、精度、速度“三度联动”,打造“刚柔并济”的生态环境管理模式,提升执法效能,不断发挥新时代环保铁军作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企业绿色发展同频共振。

以服务助监管,提升涉企帮扶“温度”

持续提升执法效能,历城分局积极实施“局队合一”体制,成立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执法工作领导小组,把管理、执法、技术支撑无缝衔接,有机融合,整合各类对企业检查活动,按照职责分工,多维度排查企业问题隐患,为企业提供“综合查一次、综合改一次”的服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降低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提升执法效能。截至2024年7月底,共检查企业366家次。

实施包容审慎执法。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执行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以提醒式监督、指导约谈等方式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给予适度容错纠错空间,彰显柔性执法理念。对问题轻微、非主观故意的违法行为,给予企业改正的机会;对问题突出、违法严重的行为,坚决查处到位。2024年以来共对4家企业免予处罚,免罚金额23.8843万元。

加强规范执法检查,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推进执法公平、规范、有效开展。根据每个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企一策”,分级监管,与企业形成守法执法并重、互相支持的良性互动,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环境行为,激发绿色发展内生动力。2024年以来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57家。

以问题助监管,强化企业帮扶“精度”

强化业务培训,与企业保持良好互动,采用“以案说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浅出讲解,对企业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疑问与困难进行详细解答、提出指导意见,将环境执法与环境普法融为一体,体现从严执法和温情服务的统一。2024年7月份走访企业30家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材料100余份。

强化帮扶指导,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以检查指导帮扶为主,针对企业不同类型,实施分类帮扶、专业精准帮扶,在危废管理、污染防治及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耐心细致指导,积极进行全方位“把脉问诊”。2024年7月份,帮助辖区企业完成4个环境管理问题整改工作,消除环境风险隐患1个。

强化整改到位,针对企业各类环保问题现场制定整改方案,逐一核实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同时结合生态环保领域典型案例,以案为戒,以案示警,以案促改,指导企业建立污染防治管理长效机制,防止问题死灰复燃,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

以科技助监管,推进企业发展“速度”

加强精准管控,建设在线异常分析模型,对在线监控、用电监控进行数据研判分析,实现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推进预警信息与非现场执法协同融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获取危险废物全流程处置信息,结合企业许可经营范围,防范危废未按规定处置的环境风险,实现线上精准管控,充分发挥科技执法监管效能。

加强线索排查,积极拓展非现场线索来源,通过“无人机飞航+VOCs走航+激光雷达扫探”等高科技手段,对重点区域VOCs排放源进行精准溯源、科学管控,精准分析大气污染成因并实时调度;启动执法与监测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国家、省监控平台开展网络抽查,深挖违法线索,精准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行为。2024年以来共抽查站点34个。

创新监管模式,推行差异化分类监管模式,对正面清单内企业以非现场执法方式为主,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等生态环境监管系统,以及无人机、走航车等多种方式,智能管控企业排污治污管理情况。共为全区83家企业安装非现场监管设备“振动盒子”,有效开展远程非现场执法。截至2024年7月底,开展非现场检查企业180家次,非现场检查方式占比49.18%。

下一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将继续推动“大执法”工作深入开展,建立信息共享、业务共融、执法共联、任务共担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做好全年练兵,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生态环境历城力量。

通讯员:张珂  校对:刘恬  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