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能源集团:节日坚守 民生为本
新黄河  6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张成地  

当“五一”假期撞上“人从众”模式,有人在山海间奔赴热爱,有人在烟火里享受欢聚,但济南能源集团的奋斗者们全时在岗、全心守护,从晨光熹微到繁星满天,从管网巡检到漫步云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泉城的脉动注入动能与活力。

全力冲刺,他们是项目提升的“破题尖兵”

夜幕渐渐笼罩泉城时,济南热电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供热项目现场依然明亮如昼。节日期间,先进燃煤机组供热项目的近千名建设者锚定2025年迎峰度夏前投产目标,抢抓施工黄金期,依托“安平台”“和工程”“非正式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三大平台,聚焦关键领域和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项目地下50米处,盾构机庞大的刀盘正以沉稳节奏缓缓转动,项目建设者们昼夜奋战、全力冲刺,扎实推进贯通山河的绿色能源动脉建设。“聊热入济项目关乎今冬泉城千家万户的温暖。劳动节期间,我们昼夜不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时完工。”项目负责人坚定地说道。

在小清河南路热力管网工程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假日的宁静。为了尽快完成这段伴行主干道的管线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济南能源工程集团第六分公司第一项目部紧抓黄金施工工期,将顶管作业、管道焊接等关键工序集中安排在夜间进行。项目管理人员全员驻场协调,24小时轮流疏导现场交通,确保工程项目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不会影响市民的出行安全。​

“我的五一没有旅行攻略,只有施工进度表。”节日期间,能投集团负责的市政一次网接驳工程和安置房项目建设团队也奋战在建设一线。项目负责人王康带领团队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将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扎实推进各项施工任务。

节日期间,冷热联供公司启动“清凉护航”专项行动。在能源集团产研基地项目能源站内,运维值班人员与资源开发公司值守人员一起对冷水机组设备及水网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仔细巡检,通过“远传数据+人工巡检”的双轨机制,做到线上、现场检查双重保障,确保供冷项目正常运行。

温心守护,他们是服务为民的“勤务精兵”

在制锦市片区,热力集团、工程集团施工人员正对腐蚀严重的管网进行切割更换;御景城小区内,新装入户供暖设备已到位,即将投入安装……据了解,热力集团将对历城、历下、市中、槐荫、天桥五区80个小区(换热站)进行供热设施提升改造,涉及更换约10公里二次管网、3.1万个阀门附件,包括老旧阀门、排气阀、平衡阀等。“节日期间,我们正在加紧施工,此次改造不仅是对供热‘硬件’的全面升级,更是对民生诉求的积极回应。”热力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节日期间,热力燃气客户服务大厅全天营业,96969客户服务热线24小时在线,为全市用户提供气热温心服务。“闺女,你辛苦了。”5月2日这天,劳动节在岗坚守16年的郭庆越接到用户的暖心问候。她说,96969客户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就像看不见的线,通过“声音的桥”连接千家万户的急事难事,为民生温暖默默坚守。

为确保节日照明安全,城市照明公司全面部署24小时双值班制度,实时监控市区照明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进一步加大商业街区、重点路段的巡查维护力度,为市民夜间出行提供坚实保障。

山东港华燃气集团组织2165人次专业力量严阵以待,通过科学调度、精准防控、高效服务,依托多气源互补供应体系和智慧调峰系统,全力保障泉城250余万用户节日燃气安全稳定供应,以国企担当守护城市能源命脉。

与此同时,山东港华还组建专业抢修队伍驻守重点区域,投入PPB级高精准激光检测车、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对1.19万余公里燃气管网、3000余调压柜、7000余调压箱实施不间断巡查,以硬核科技守护城市燃气脉搏。

云端坚守,他们是护航城安的“数字哨兵”

济南大数据集团构筑全域气象监测“天网”,通过“空、天、地”一体的垂直观测体系,为市民提供“分钟级、百米级”的精准预警服务,神思电子运维团队24小时驻场保障智慧交通绿波城、智慧城市项目正常运行。“过去局地强对流天气常常让我们措手不及,现在系统能实现精准定位,推动应急响应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智慧城市公司项目经理张克敏表示,“济南局地强天气监测预警系统,不仅为市民出行撑起‘安全伞’,更让城市气象监测多了一双‘智慧眼’”。

随着假期踏青热度攀升,森林防火压力倍增。济南大数据集团依托市政大厦监测预警中心,通过“天基卫星监测、空基无人机巡检、地基智能监控”三大核心手段,配合济南通航应急备勤团队全员全时备勤,形成“卫星定位+无人机侦查+直升机灭火+地面调度”全链条闭环处置机制。

五一期间,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圆满完成我国首款自主研发民用载人飞艇AS700山东首飞保障工作。同时“低空领航·光影泉城”大型无人机编队表演也在大明湖上空震撼上演,通过无人机光影秀与低空旅游的双重驱动,将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自然禀赋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场景,成为提振消费的“空中流量引擎”,为泉城市民带来一场科技盛宴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和消费增长注入活力。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