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养老 当选槿椿 槿椿颐养打造品质养老新样板
新黄河  10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苏珊  

中国有句俗语“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曾经,养老似乎只是简单的生存命题,居家养老模式下,子女扛起了照料父母的重任。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活品质的升级,整个社会的养老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前:从儿女的终身大事到孙辈的成长,组成了很多长者退休后的时光。

十年后:越来越多的长者开始“转移生活重心”,抱团旅行、参加老年大学,退休生活有了新的体验。

十年前: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把父母送到养老机构,被送到养老机构的长者也会有被抛弃感。

十年后:能把父母送到一个人人羡慕的高品质养老机构,变成了子女孝顺的标签;年轻人更是相约努力工作,争取早点财务自由,尽快住进养老机构。

在养老观念的革新与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长者对更高生活质量的期许中,丽山国际・槿椿颐养中心以“城市养老+CCRC持续照料+医养结合+文化养老”的特色养老理念,为长者勾勒出一幅理想的康养生活图景,诠释出新时代养老的无限可能。

城市养老:让爱与呵护更近

传统的养老机构选址偏远,虽然环境清幽,却在无形中为长者与家庭、社会之间筑起了一道屏障。槿椿颐养择址历下核心区,中央商务区北2公里的优越区位,以“城市核心”为坐标重新定义养老生活。项目紧邻地铁3号线花园东路站,龙湖天街、万象城、山东博物馆、奥体中心、省立医院东院区等优渥城市配套举步可达。

生活在槿椿颐养,长者们不必改变原本的生活节奏和习惯,既能充分享受城市发展红利,感受繁华都市的烟火气,又能与孩子、老友常相聚,真正在城市中养老。

近孝才更尽孝,槿椿颐养让亲人的陪伴不再被距离束缚,子女有时间可以随时前来探望,将家长里短化作流淌的温情;周末时,祖孙三代来一场全家相聚的团圆,在亲密的互动中编织新的记忆,让爱与陪伴岁岁生香。

CCRC模式:全养老周期品质照护

CCRC意为持续照料退休社区,能够让不同身体状况、养老需求的长者在熟悉的环境中居住生活,享受细致入微的健康照护,从容拥抱岁月变迁。

为满足长者不同年龄阶段的康养需求,槿椿颐养建设了活力住区、疗养中心、护理中心、三甲医院、膳食餐厅、景观园林、槿椿学院等全维生活业态,从生活、健康、快乐三个维度,医、护、食、居、乐五重服务,满足自理、介助、介护、全护等全年龄段长者的养老需求。

活力住区建设建面约103平方米一室两厅一厨一卫、建面约135平方米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两大品质宜居空间,以生活、健康、快乐三大秘书、88项服务为纽带,搭建起一个充满温度与活力的养老社区,让长者尽情拥抱有品质、有关怀、有乐趣的美好养老生活。

疗养中心设有建面约46平方米标准居室/品质居室、建面约94平方米豪华套房,分区居住,分区服务,可以根据长者身体状况提供生活照料、专业护理等不同等级的照护服务,全心全意呵护长者品质养老生活。

护理中心共有建面约46平方米舒适一居室、标准居室等多种户型,设有护理院及康复大厅,可以为长者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康复治疗等多维度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满足全龄段养老需求。

当长者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可以由健康活力住区移至疗养中心、护理中心居住,继续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更高维度的照护,让生命的每一程都浸润快乐与安然。

医养结合:360度呵护长者安康

随着年岁渐长,长者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与医院更近,不仅能守护身体的健康,更能为紧急救治争取更多时间。槿椿颐养配建三甲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专业医疗机构直接嵌入社区日常生活保障体系之中。

同时,社区内还配备专业医护团队24小时在岗,为长者提供疾病诊疗、慢性病管理、紧急救治等服务,360度护航长者安康。当长者突发疾病时,可以第一时间走地下通道直通社区内的三甲医院,将就医时间缩短到3分钟以内,打通“生命通道”,为紧急救援“加速度”。

文化养老:让生命绽放新的精彩

养老不只是生活的安顿,更是一场美好的奔赴。槿椿颐养中心建设约1万平方米的槿椿学院,恰似一座隽永的文化乐园,为长者搭建起丰盈的精神世界。影音室、棋牌室、阅览室、台球室等十八个休闲娱乐空间,成为长者探索热爱的窗口;老年大学春秋两季萨克斯、钢琴、声乐、国画等26门课程、丰富多彩的兴趣社群、温馨热闹的节日庆典,让热爱生根发芽,让美好持续绽放。长者们以知识丰盈心灵、以艺术陶冶性情、以社交温暖岁月,在悠然时光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精彩。

从“养儿防老”的传统依赖,到“品质康养”的时代诉求,折射的不仅是国人养老观念的蜕变,更是对生命质量的更高追求。

作为济南首屈一指的高端颐养住区,槿椿颐养开园一年多以来,以高品质的养老新选择迅速出圈,成为300余位泉城长者理想的养老家园,欢迎更多的长者莅临槿椿颐养,在这里享受精神的富足,留住生命的跃动,开启人生新的华彩篇章。

项目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奥体西路与花园路交界口北行200米

联系电话:0531-59515666/7999

编辑:郑楚翘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