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埠街道宝峪村酥梨成熟,最大果重3斤
新黄河  昨天 21:46

新黄河记者:牛伟密  

金秋时节,济南南部山区柳埠街道宝峪村的山农酥梨园迎来丰收,金黄饱满的酥梨挂满枝头,泛着温润光泽,清风拂过,清甜果香便在山间弥漫开来。

宝峪村的山农酥梨是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团队历时15年培育的“梨中珍品”。依托南山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充足光照、泉水滋养与肥沃土壤,再加上科学种植技术加持,这里的酥梨形成了独有的品质标签:果形端正饱满,平均单果重近1斤,最大重3斤,果皮轻薄如纸,果肉雪白细腻,咬下时脆响悦耳,汁水瞬间迸发,含糖量高达15%以上。更令人称奇的是其超强抗氧化性,切开后72小时仍能保持果肉洁白,常温存放两个月依旧酥脆爽口,被誉为“梨中之王”。无论是自食还是馈赠亲友,都是金秋时节的优选。

“我们村的山地条件反而成了种植山农酥梨的优势,虽然产量不比平原地区,但这里昼夜温差大,梨子口感更好,能卖上好价钱。”宝峪酥梨园负责人王涛介绍。近年来,在南部山区管委会及柳埠街道的大力扶持下,宝峪村酥梨产业已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振兴的“金色名片”。如今,梨园里的酥梨不仅通过线下采摘吸引游客,还借助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新鲜的果实从枝头直达消费者餐桌,让更多人能品尝到南山生态孕育的美味,也让果农的汗水直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

据了解,宝峪村山农酥梨的晚熟特性更藏着市场智慧——比普通梨晚熟两个月,既巧妙避开了早秋梨的竞争高峰,又通过更长的生长期积累了更足的糖分与养分,成为秋冬时节水果市场的“稀缺珍品”。目前,梨园采摘已进入最佳时期,市民可沿省道103线自驾前往,亲手摘下枝头的新鲜酥梨,在体验农耕乐趣的同时,还能领略石匣村的古朴风情,品尝外石村的大锅菜,沉浸式感受南山乡村的自然与人文魅力。

编辑:刘雨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