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系统代表答新黄河,诠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背后的法、理、情
新黄河  2025年07月29日

新黄河记者:李运恒  

7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这个主题与大家进行交流。会上,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刘玲,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汤恒明,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吴雅芳,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张晓波,云南省临沧市云县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杨莎莎就高质效办案相关问题分别回答了新黄河记者的提问。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提问:在全社会对公平正义期待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最高检提出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请各位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什么是高质效办案?怎样通过高质效办案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感受到公平正义?汤恒明认为要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能“就案办案”;吴雅芳认为,办案的时候要多问一句、多想一层、多做一些;刘玲则表示,在办案中,需要把司法为民的理念贯穿在办案的全过程;张晓波认为,案归根到底就是要在法、理、情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杨莎莎认为,老百姓心中想要的公平正义,不仅仅是准确地定罪或量刑,更是司法传递出来的力度和温度。

上门释法说理,有效化解矛盾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汤恒明表示,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官,认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还要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能“就案办案”。

比如去年底,他们办理了这样一起故意伤害案。犯罪嫌疑人吉某与被害人蔡某系邻居关系,一天晚上,因生活琐事吉某将蔡某打成轻伤。案发以后,被害人蔡某提出过高的赔偿要求,公安机关多次调解没有成功。“受理此案后,我们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被害人存在重大的过错。同时,考虑到吉某是一家企业的员工,如果案件直接起诉到法院被判刑,他有可能会失去工作,双方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多次上门释法说理、召开听证会,努力做调解工作。”

汤恒明介绍,在他们的努力下,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鉴于吉某有自首、认罪认罚、平时表现较好等情节,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既化解了邻里矛盾,又保住了吉某的工作,案件取得了较好的办案效果。去年以来,共对24起轻伤害、交通肇事案件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有效化解了矛盾,彰显了司法的温情。

多问一句、多想一层、多做一些

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吴雅芳认为,高质效办案要求在办案的时候多问一句、多想一层、多做一些。“我想说的也是一个故意伤害的案件。这是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是一个家庭主妇,在提审的时候,我发现她言语偏激、情绪急躁,比较反常。于是我们就请专家介入评估,结果确认她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后来,吴雅芳的同事又经过走访,发现她的丈夫因病失业,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婆,全家就靠她打散工来维持生活。

这个案件如果简单起诉,不但邻里纠纷得不到化解,而且这个家庭也会面临更大的困境。“于是,我们启动了多部门会商机制,把她推荐到专业的机构接受治疗,并且帮助她办理了残疾人补助,还协调社区对他们双方进行调解。”最后,她病情得到了控制,并通过就业帮扶平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赔偿了被害人损失,双方矛盾得到化解,这个家庭回到正轨。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如果能够将心比心,竭尽全力去守护人民的利益,那么公平正义就能够真正地触手可及、深入人心。”吴雅芳说。

充分运用调查核实权,从案卷中、办公室走出来

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刘玲表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最高检在新时代对检察履职办案提出的基本价值追求。“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就是要求自己通过办案,在实体上确保实现公平正义,在程序上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在效果上让人民群众能感受、可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

去年刘玲遇到过这样一起案件。一位姓孙的老人走进检察院,申请监督撤销其工伤认定的一份判决。“我们办案中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才能更好守护法律公正,也才能更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在这个案件办理中,就充分运用了调查核实权,从案卷中走出来,从办公室走出来,去询问证人、走访企业,后来获取了一些新证据,案件也依法提请抗诉。”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认为公平正义的终端可能不仅仅是一份是非分明的法律文书,合法权益最终得到实际的兑现才是公平正义的实现。所以说这个案件,并没有一抗了之。后来又多次联系企业进行释法说理,实行抗诉与调解相结合的方式,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老人也顺利拿到了他的赔偿款。

刘玲认为,“我们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是对公平正义的生动诠释。在办案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把司法为民的理念贯穿在办案的全过程,老百姓才会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把群众的揪心事办成我们自己的心头事”

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张晓波介绍,最高检提出“三个善于”,也就是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体现公平正义,这是高质效办案的行动指南。“我的理解是,办案归根到底就是要在法、理、情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

“我们专案组承办了一起非法集资案,犯罪嫌疑人开发的楼盘资金断链、工程停摆,涉及300余名群众,3000余万元群众集资款没有着落。收到案件后,我们没有简单起诉结案,而是积极说服犯罪嫌疑人主动配合,与当地政府紧密协作,最终成功盘活楼盘,为大家追回了血汗钱。”张晓波介绍,一个大爷拿到钱后说“钱回来了,心里就踏实了”。“踏实”二字,既是人民群众的期待,也是对自己办案效果的最好肯定。

张晓波表示,“这个案件让我深刻感受到,高质效办案就是要把群众的揪心事办成我们自己的心头事,用我们的专心、专注和专业,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度,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见。”

案子的处理比判刑更让人服气,是司法传递出来的力度和温度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杨莎莎也讲了一段自己的办案经历。他介绍,对于老百姓来说,案子再小也是天大的事。“我办理了一起16岁少年小宇盗窃案,他偷了邻居3000块钱,到案后既害怕又后悔。我们在走访他所就读的职高以及他所生活的村寨时发现,孩子平时很老实,父母离婚后他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生了病他才犯了错。了解情况后,我们当天就启动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公安机关对小宇取保候审。我们还得知小宇想学甜品烘焙,由于他有自首情节,而且全部退赔,取得了被害人谅解。”鉴于他还是初犯、偶犯,就对他做了附条件不起诉,设定6个月的考察期。在这6个月里,自己和同事陪伴着小宇的成长,每个星期跟进他的学习,每个月组织法治教育。目前小宇已通过考察,还在一家面包店当上了学徒。他的师父说,孩子很踏实,很勤劳,能吃苦。

小宇专门写来感谢信说:“原来检察官不只是冰冷的办案,而是真的在帮我。”杨莎莎介绍,检察工作人员还协调公益组织帮小宇的奶奶解决了部分医疗费,被害人说:“看到孩子改好了,我们邻里之间也能抬头见面,这样的处理比判刑更让我们服气。”

“就是这样一个小案的办理,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老百姓心中想要的公平正义,不仅仅是准确地定罪或量刑,更是司法传递出来的力度和温度。”杨莎莎说。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