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运恒
8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电影行业从业者代表围绕“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有记者提问面对短视频、微短剧等碎片化信息传播的竞争,电影如何继续保持特点、发挥优势?导演申奥认为电影应发挥独有的优势,包括大银幕的沉浸感、包裹感,特效的冲击和视听体验等,作为电影工作者,要努力拓宽电影受众的圈层、年龄、地域等;上海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隽认为,只要秉承匠心的精神,在内容创作上苦下功夫,探索电影新题材,努力拓展电影的创作空间和表现形式,拍出好的电影,观众就会依旧热爱电影。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表示,电影诞生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电影经过了多轮冲击,但始终具备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与叙事优势,因为有较长的篇幅,所以可以去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可以有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可以有深刻的主题。
诚然,短剧和短视频具备一些轻量化、不受观看场景限制等优势。他谈到,“在受到其冲击的同时,我认为电影也应该发挥独有的优势,比如它有大银幕的沉浸感、包裹感,有强烈画面特效的冲击和视听体验。”申奥认为,电影还有取代不了的社交属性。当观众看完电影后,可以跟朋友、亲戚一起讨论电影的剧情、讨论他们对人物与故事主题的理解等。作为电影工作者,要努力拓宽电影受众的圈层、年龄、地域等,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和对人物更细腻的认识。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隽认为,欣赏好的电影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刚需。当走进影院、走进那个黑匣子的空间欣赏电影的时候,那种独特的社交属性和沉浸的体验感,使得电影始终具有十分强劲的竞争力。所以,只要秉承匠心的精神,在内容创作上苦下功夫,探索电影新题材,努力拓展电影的创作空间和表现形式,更加深入地倾听人民的心声,反映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弘扬真善美,塑造出鲜活的形象,讲出动人的故事,拍出好的电影,观众就会依旧热爱电影。
编辑:郑楚翘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