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40%,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生产流水线沙盘已在济南运行投产
央视新闻客户端  7小时前

记者从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了解到,中国算力平台正加快建设。目前,已有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等10个省区市的算力分平台正式接入。

中国算力平台构建算力调度“一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熊继军:加快建设中国算力平台,强化跨区域、跨行业算力资源供需对接,不断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算力态势感知自动化监测,构建算力互联互通体系,促进东西部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

据了解,中国算力平台汇聚了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算力资源,构建算力调度“一张网”,同时可以对算力设施和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和动态监测,精准掌握各地算力发展情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 魏亮:目前,中国算力平台实现了100多个算力服务商入驻,完成1000余家行业用户注册,接入主流基础大模型和垂类模型近百个,为1000多个开发者提供多元的在线调用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的《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建立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标识和规则体系;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形成具备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能力的算力互联网。

算力、AI协同创新推进产业智能化转型

记者在算力大会现场看到,算力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的各种应用纷纷亮相,加速推进产业智能化转型。

总台央视记者 孙蓟潍:这是一把便携式无人机反制枪,当发现黑飞无人机的时候,只要选择频率,然后对准黑飞无人机的方向按下开关,黑飞无人机的信号就会被干扰,失去控制。技术人员告诉我,这只是整个AI无人机反制系统中的一环。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AI无人机反制系统通过智能侦测和协同反制技术,能实现99%以上的识别精度,响应时间不到3秒。

参展商 孟凯:当有一些非法无人机入侵时,我们可以查询、检测,然后进行反制。

总台央视记者 孙蓟潍:这是一个集合了多个智能体的算力服务平台,用户只要提出自己的需求,它就能自动制定解决方案,并寻找和匹配最合适的算力资源。

据了解,这个算力服务平台能调度全国1/6的算力规模,支持每天上亿次的算力调用。

参展商 全兵:通过平台的调度能力,把东部的业务需求有效衔接到西部的算力资源上,拉通两边的供需匹配。

这是全球首个具备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人工智能生产流水线的沙盘。这不是普通的智能工厂,而是专门生产大模型的工厂。它的每一个业务中心就相当于一个车间。目前这个人工智能工厂已经在山东济南完成了实体化建设,开始运行投产。

参展商:作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它主要是能实现用户模型和智能体的规模化量产。目前我们整个工厂的产能大约是一年能接受1000多个订单。

今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预计将超40%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算力总规模年增速达到30%左右。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动下,智能算力需求呈现迅猛增长态势。

中国电信研究院发布的《智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赋能行业应用和智能终端,将进一步助力智能算力产业蓬勃发展。

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 饶少阳: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为我国的GDP贡献超过11万亿,大概占到GDP的4%到5%。这个可能带动算力的需求是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将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逐步提高智能算力供给质量,满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目前,智能算力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成式大模型、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智慧城市和工业制造等领域。通过算力应用大赛累计征集的创新算力项目已经超过2.3万个,在工业、金融、医疗、能源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复制推广。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

编辑:曹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