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千城一面”,威海“五一”消费再升级
海报新闻  昨天 13:06

这个“五一”的威海,街头巷尾都是热闹的消费新场景:威高广场的台湾夜市香气扑鼻,长峰农贸市场里非遗匠人的高超技艺引人围观,商圈里的电音派对把气氛推向高潮……

政策红利精准落地,文旅场景花样“破圈”,从商圈到社区,从舌尖到指尖,威海的假日经济不再只是“人山人海”,更是一场融合消费升级、文化共鸣与生态创新的全民狂欢。

政策与创意碰撞下,这座城市的消费热情被点燃。

政策撬动潜能:从“补贴红利”到“长效机制”

消费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更是民生福祉的“温度计”。“五一”期间,威海以“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将国家促消费战略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释放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以旧换新政策的创新扩围,成为撬动消费升级的关键杠杆——手机、平板等3C数码产品首次纳入补贴范围,政策效应叠加企业让利,掀起“焕新”热潮。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五一”期间威海14家重点商超销售额突破3.2亿元,全市核销(申请)以旧换新补贴约1350万元,带动消费超8500万元,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这是威海对政策落地的精细化设计:从6000元以下商品的梯度补贴,到与家电、新能源汽车促销活动的联动,既精准覆盖大众消费需求,又避免“大水漫灌”式补贴的效能损耗,推动了更多优质消费品惠及广大民众。

图片来源:威海晚报

更值得关注的是,威海并未止步于短期刺激,而以短促活动为支点,撬动长期消费生态建设。三联家电、日日顺等卖场推出“家电五一购物节”,辰伟、正安、鑫宇、成阳汽车等企业则以“嗨购五一”新能源汽车联动促销活动探索绿色消费长效机制。截至5月5日,威海家电、手机、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焕新等以旧换新合计销售21.3万台(套)。这种从“节日经济”向“日常经济”的延伸,短期让利需与长期产业转型结合,凸显了威海构建可持续消费生态的深意。

场景创新破局:从“流量争夺”到“体验制胜”

在“千城一面”的消费竞争中,威海以“场景革命”开辟新赛道,“商圈+”行动成为“五一”消费的一大亮点。

威高广场“台湾美食季暨台青文创嘉年华”汇聚两岸风味,以文化交融激活味蕾经济;欧乐坊“春游畅购节”结合线上直播、社交媒体话题预热吸引客流;长峰邻里农贸市场的“非遗文创大集”则把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有机融合,碰撞出独特魅力。依托商圈丰富业态,特色街区化身“流量磁场”,既避免了同质化内卷,又通过文化赋能提升了消费附加值,带动“吃、购、娱、游”一站式消费场景爆发。

图片来源:韩乐坊商务管理公众号

文旅融合的深度探索更显威海智慧。栖霞街“书香集市文化季”以文化赋能商业;荣成九龙城的“帐篷烧烤露营节”与文登九龙城的“星火电音狂欢节”与潮流文化深度结合;万达广场“活力当燃正青春”则精准锁定年轻消费群体,以互动体验激活消费热情。这些场景创新不仅丰富了消费供给,更通过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提升消费体验,增强了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仅家家悦集团旗下九龙城、九龙汇五大综合体系列,客流量同比增长8.9%,住宿、餐饮市场持续火爆,印证“场景即流量,体验即价值”的新消费逻辑。

系统布局向新:以系统思维擘画消费未来

“五一”消费市场的火爆,只是威海消费升级长卷中的一页。透过数据表象,更能窥见这座城市的发展远见:商务部门统筹民生商品“物丰价稳”,筑牢消费繁荣根基;政企联动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推动社区商业从“便利”向“品质”跃升。当更具民生温度的政策设计、更具文化厚度的场景创新、更具战略深度的系统布局,多方交织成网,消费便不再是数字,而会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镜像、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从“节日爆点”到“日常亮点”,从“单一促销”到“生态重构”,威海静水深流的消费故事,也将为消费市场转型升级提供更多鲜活经验,照亮更多“向新而行”的探索实践。

编辑: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