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40小时过境免签,将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新黄河  2024年12月18日

新黄河记者:陈彤彤  

12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优化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最新情况。

发布会上,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祝群介绍,省公安厅会同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等相关部门,精准实施放宽口岸签证、邮轮入境免签、优化单免互免、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便利化应用等一系列外国人来华便利举措,从政策赋能、措施集成、精准适配、科技支撑等方面发力,不断推动移民出入境领域增值服务“再加力”,推动在鲁外国人生活便利度体验感“双提升”,有效促进外向型经济建设发展和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有力服务我省高水平开放大局。2024年1至11月,山东各口岸入境外国人共计73.1万人次,同比增长58.4%;其中通过口岸签证、过境免签等便利政策入境外国人数量同比增长92.3%,利好政策带动来鲁外国人数量显著提升。

山东处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地带,东联日韩、西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是衔接南北动能传导、联动陆海双向开放的战略要地,是对外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当前,我省正处在现代化强省建设跨越提升的关键时期,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加快推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及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的时代定位、新的历史起点,迫切要求我们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深化出入境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实施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营造更好的移民融入和出入境环境。

17日,又迎来了好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自2024年12月17日起,全面放宽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此次政策新增我省济南、烟台、威海3个国际空港口岸,届时,我省实施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将增至5个,新增数量居全国第一,总数居全国第二。此举,为山东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以更大作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带来了重大机遇。

自青岛空、海港口岸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有效促进文化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经济产业蓬勃发展,受到外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一致好评,今年1至11月,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鲁外国人数量同比上升69.9%。此次放宽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有利于加快提升山东参与全球竞争和集聚高端资源能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新优势,更好推动山东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为山东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此次政策优化,主要有三个特点:

停留时间延长。新实施的外国人过境免签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统一延长为10天,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从中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24个省(区、市)60个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签入境,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停留期间可从事旅游、商务、访问、探亲等活动。近年来,山东着力打造“好品山东鲁贸全球”“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等商务、文旅品牌,延长停留时间,必将进一步吸引更多外国人来鲁商务洽谈、旅游观光、探亲访友,拉动对外经济、旅游产业、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发展,擦亮山东开放大省、经济大省、旅游大省、文化大省金字招牌。

适用口岸增加。全国入境口岸由39个增加至60个,其中,涉及我省4市5口岸,青岛空港、海港(客运)口岸已于2019年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此次新增济南遥墙、烟台蓬莱和威海大水泊3个国际机场口岸,适用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已全面覆盖国家中心、蓝色经济带城市以及历史文化、海滨旅游名城。扩大口岸开放范围,必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资源共享,有效带动沿海和内陆经济双向循环,为我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速推进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提供新平台、注入新动能。

停留活动区域扩大。政策实施区域由现行19个省份扩展至24个省份,过境免签入境的外国人可在山东全省行政区域内停居留,同时可前往全国24个适用政策的省份规定地区停留活动。目前,山东已构建起“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南亚、欧洲”的国际交通大枢纽。省内高铁高速成环运行,基础设施完备、软硬件保障有力,实现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内1小时通达、省内各地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为外国人跨省跨市活动提供快捷高效的交通保障。

为确保新政顺利实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省公安厅将联合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省文旅厅、省商务厅等相关部门,围绕政策宣传推介、优化通关环境、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消费供给等方面聚焦发力,不断提升新政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对外商贸合作、中外人员交流交往,更好服务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编辑:俞丹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