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2025年4月23日—29日是山东省第44个“爱鸟周”。
在济南动物园鸳鸯馆里,生活着斑头雁、黑天鹅、鸳鸯等野生鸟类,每日负责照顾它们的是90后饲养员赵亮。
8年前她来到动物园做起了饲养员,便开始和各类鸟打交道,有鹦鹉、火烈鸟、鸳鸯等等。8年朝夕相处,赵亮把小鸟当成了家人,并把小鸟的各类习性画在了纸上,贴在了公园里。
90后鸣禽饲养员“爱”画鸟
呆萌的金刚鹦鹉、羽衣绚丽的公鸳鸯、嘴巴粉嫩浑身黑色的黑天鹅……许多种济南常见鸣禽鸟类的手绘漫画被贴在了动物园鸳鸯馆的玻璃上,让游客可以通过图片了解它们的习性。这些照片均来自90后饲养员赵亮的画笔,闲暇时间她就坐在桌子前画画,画的都是与她朝夕相处的鸟儿。
“我是大姨”“我是二姨”“请不要吓我的宝宝”“我只是在玩耍,没有卡住脚,不用为我担心”……图画上,展示着动物园里各类鸟类的习性,并把它们拟人化进行了描绘。五颜六色的画作吸引着过路的游客,不时有小朋友围观。
上午刚过,赵亮提着篮子,里面装着窝头、面包虫、鸡蛋,走进了笼舍,开始给鸟儿喂食。只见她把食物搅碎混在一起,分别装在3个盘子里,放在笼舍的角落,供鸟儿吃饱。
“去吃吧,去吧去吧”,赵亮对着6只斑头雁念叨着,它们似乎听懂了,回应着“呱呱”的叫声。“斑头雁活泼黏人,黑天鹅带着两个宝宝所以比较护着自己的孩子,每只鸟儿都有自己的性格”,赵亮看着鸟儿笑着说,由于朝夕相处,她把自己饲养过的所有的鸟儿都画了下来,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
8年饲养工作全在和鸟打交道
“你知道吗?虽然我们听不懂这些鸟儿在说什么,但相处久了,能感受到它们的情绪。”说起饲养过的各类鸟儿,赵亮打开了话匣子。“当斑头雁觅食回来,那叫声是欢快的、爽朗的,节奏感很强;鸳鸯喜欢游泳和潜水,在陆地的行走能力也好,飞行能力强……”
从2017年开始,赵亮跨行业来到济南动物园做起了热带鸟的饲养员工作,至今已经8年了。“一般我们早上8点前到岗,工作到闭园后,5点下班,一周休息两天,节假日的时候没有休息或者调休,“赵亮说,自己很喜欢待在动物园,所以即便休班她也常回来看看。
每天打扫笼舍,给动物喂食,引导游客并做动物讲解,巡视场馆……一年365天都是这么度过的,工作看似无聊,但是也在和鸟儿接触的时候产生了很多故事。
热带鸟馆里生活着三只鹦鹉,其中一只叫小灰是非洲灰鹦鹉,智商比较高,它格外亲人,“每天早上我进去喂食小灰都会飞过来拱我的手,要摸摸它的头,挠一会儿头,它才来吃食。”赵亮说,小灰是它们里面智商最高的,相当于7岁小孩的智商,每天互动的时候,小灰也会温柔地看着她。
2021年,赵亮从鹦鹉馆被调整到了鸳鸯馆,她的工作还是和一群鸟儿打交道,并且把自己看到的鸟儿用画笔记录下来。有时候饲养员会根据行为特征给小鸟起名字,“之前有一只琉璃鹦鹉经常在室外坐窝不出来,晚上收鸟的时候数着会少一只,那一定就是它。”于是,饲养员们给它起名叫“小久”,每到少一只鸟的时候,我们饲养员就会喊一声“小久你在吗?”这个时候小久就会伸伸头,表示“我在!”
把小鸟当作自己的“家人”
在做动物饲养员之前,赵亮在一家私企做文员,抱着对动物的喜爱,她跨行来到动物园当饲养员。
“以前只是喜欢小动物,自己家里养了一只狗。但真正从事这份工作之后才知道也挺不容易的。”赵亮说,由于天天面对小动物,她上班不能化妆,必须穿着工作服,而且大部分时间接触鸟类,身上也会沾染鸟儿的粪便,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秋天的时候树上叶子落下,落到笼舍里,要及时清扫;冬天下大雪,笼舍里面堆积了雪,也要为鸟儿做好保暖;有时候鸟儿会生病,也要做好提前的预防和观察……一年四季,年复一年,赵亮做着这份饲养员的工作。
“我之前是坐办公室的,从脑力劳动转变到体力劳动心里是有一点落差的。”赵亮说,但是和鸟儿相处后,特别是有互动的时候,就会忘记一切工作的辛苦。“周围有很多同事是一家人都在动物园工作的,他们对动物的爱,也影响着我,我感觉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也让我感到幸福。”
春天过去了一半,夏天快要来了,动物园迎来了客流旺季,赵亮也开始忙碌起来,今年她计划再画一些鸟儿图画,让更多的游客知道鸟儿的习性,让更多的人爱鸟护鸟。
摄影:李焜染 摄像:徐超 剪辑:徐超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