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利尔药业葛家成:科学管理机制助力企业在农药行业脱颖而出
新黄河  2025年04月29日

新黄河记者:刘海奎  

4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坚定发展信心勇担时代重任”系列民营企业家记者见面会第二场,围绕“完善治理结构践行现代企业制度”主题,邀请三位企业家讲述企业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交流会上,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葛家成在谈到企业如何践行现代企业制度时表示,海利尔以持续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科学管理机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农药研发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6个国家与省级创新平台,获得发明专利286项,牵头及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8项,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多项,获评山东民营企业百强、山东省高端化工行业领军企业前10强等荣誉,多次荣获行业技术创新奖。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农药行业脱颖而出、站稳脚跟?葛家成告诉记者,海利尔创立20余年来,通过建立系统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清晰的产权结构、规范的法人治理体系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实现从家族企业到主板上市公司的转型,走出了一条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深化治理机制改革,筑牢规范发展根基。据葛家成介绍,公司自2011年起系统全面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2014年引入卓越绩效管理体系,2017年上市后完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设立“战略委员会+战略发展中心”,建立五年滚动战略评估机制,确保战略决策专业化与风险可控,为规范运作提供保障。

二是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面对行业竞争,海利尔在科学治理体系框架下确立“原药制剂一体化、国内国际一体化”的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全产业链布局。上游自主研发与跨国合作突破新化合物开发“卡脖子”技术,储备20余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化合物;中游建成智能化原药、制剂车间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下游组建近千人技术服务团队,每年服务数百万户种植大户、数亿亩农田,连续13年获“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国际业务覆盖100余个国家,占比超55%,产品获欧盟等国家的等同认定,强化全球竞争力。

三是创新驱动,打造技术“护城河”。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项目制管理、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激励体系等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三级创新体系,聚焦绿色原药、环保制剂、纳米给药、先进工艺等前沿领域,每年研发投入金额占比超5%,研发出了增产30%的新农药,每年推出新产品占比20%,新产品100%具有差异化、药效提升20%、利用率提高30%,拥有的发明专利均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技术领先优势显著。

四是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据介绍,海利尔药业打造了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布局开发纳米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产品,100%符合无人机飞防标准;年投入上亿元升级安全环保,引进先进工程工艺技术,升级智能化车间,推动生产全流程低碳化;建设国际标准实验室及全领域试验能力的检测评价中心,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获评“首批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企业”。

依托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科学管理机制,海利尔药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葛家成表示,目前集团拥有世界级规模的烟碱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生产基地,在青岛城阳、莱西、平度及潍坊市、江西省建有占地2000多亩的6大生产基地,是吡虫啉、呋虫胺、唑虫酰胺、丙硫菌唑等多个产品全球最大的供应商,拥有山东省最大、资质最全的农药检测评价中心。此外,海利尔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在巴西、阿根廷等10多个地区设有海外办事机构,业务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及地区,多年位居全国农药行业销售排名前列。

编辑:刘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