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在全省率先开展盐穴储能探索和实践
新黄河  昨天 13:48

新黄河记者:薛冬  

5月7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场,邀请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化煤田地质工作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情况。

盐穴是盐矿开采留下的地下矿洞,具有密封性强、规模大、安全性高等优势,可存储压缩空气、石油、天然气等,是国际上首选的储能地质体。盐穴储能作为新型储能技术,通过利用盐穴这一天然腔体储存能量,在用电低谷时将空气压缩至高压存入盐穴,高峰时释放空气发电,从而实现电能与压力能的高效转换,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会上,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常委、副局长李小彦表示,近年来,省煤田地质局主动拓展地质服务新领域,在全省率先开展盐穴储能探索和实践,技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走在全国前列。

攻克关键技术瓶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率先在全国构建起盐穴储能领域“地-井-腔”协同勘查技术体系,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精细探测、大口径复杂地层快速钻进、精准定向对靶等技术,破解省内多夹层盐腔建库改造难度大、盐穴形态刻画精度低、腔体稳定性评价复杂等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创了集“盐腔形态精准刻画、老井井筒锻铣封堵、大口径定向钻进、井筒气密封测试、注气排卤”等工艺于一体的施工先例,助力地下废弃盐穴变身“储能聚宝盆”。

推动储能项目建设。在省内,服务泰安“储能之都”建设,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声呐测试等手段,开展盐穴体积、稳定性及密封性评价,优选8组可用盐腔,为中储国能、中能建、中电建等三个大型重点储能电站项目建设提供关键支撑。承担国内首家压缩空气储能商业电站—肥城1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工程建设,助力该储能电站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套重大技术装备。在省外,实施国家重点油气存储库项目—江苏张兴储气库项目地下工程,承担江苏首个2×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地下工程建设任务,建成后将实现首台套全部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

强化平台人才支撑。创新“院士工作站+特聘专家工作室+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科研创新中心”四位一体招才引智模式,5位院士坐镇指导,14位领军专家参与,对盐穴储能进行重点技术研究,在盐腔探测、利用潜力评价、地下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人才“引进+培育+聘用”三向结合发展路径,培养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先进工作者、省百年地质百位地学人物等一批优秀人才,获评省能源系统首届“创新工作室”“第十届杰出工程师团队”。

编辑:俞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