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王倩
5月10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和第二届山东省现代农业装备博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展位前,前来观看农业监测无人机平台和农牧业监测无人车平台的人络绎不绝。
据学校负责老师金敏介绍,他们研发无人机最初是基于学生的毕业设计,后来才引申到农业智能装备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历时三年才研发出这款无人机,它的机械结构相对简单,难的是各个控制系统的兼容问题。”她说。
据介绍,该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采用开源飞控系统,无人机采用前毫米波雷达,下光流定位,其他4个方向均为激光雷达,为飞行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无人机搭配18英寸螺旋桨,最大负载可达6kg,为农事作业和监测提供足够的负载需求。地面端采用手持地面站,可对无人机进行航线和路线规划,同时拥有1080P高清无线图传,极限传输距离可达5km,空旷地区可达8—10km。
农牧业监测无人车用于农田巡检和农田气象监测,比如对农田二氧化碳排放量、温湿度、大气压力、太阳总辐射等参数进行自动监测,有效续航可达20km,可快速换电。机器人搭配手持地面站,可通过手持地面站实现路线规划和实时图像回传。
无人车和无人机如何实现地空联合作业呢?“通俗来说,无人机飞起来以后,先把整个农田的地形情况拍摄清楚,然后将地图信息传输给无人车,基于这个地图信息,再给无人车一个作业轨迹,无人车接收后就能在农田里进行巡检和监测,这样不但节约人力成本,智慧农业技术也能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金敏说。
摄影:王倩 编辑:孙菲菲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