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刘海奎
5月12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龙希江在谈到山东省在大模型、语料库以及特色优势产业方面的基础优势时表示,山东省产业门类全,规模体量大,两化融合深,工业语料多,自获批济南—青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来,山东坚持“以应用促创新、以产业带应用”,初步构建起从智能算力、数据语料、算法模型到智能应用的全链条、全栈式人工智能产业链。
大模型产业“百模共舞”。龙希江介绍,2024年,全省重点监测范围内大模型企业124家,实现业务收入31.18亿元,同比增长175.7%。今年一季度实现大模型业务收入16.13亿元,同比增长216.27%。
大算力产业蓬勃发展。获批工信部智算云服务国家试点,培育18个省级智算云服务中心,推动形成“1+N”工业智算云服务体系。浪潮AI服务器市场占有率保持全球第一,成为我省闪耀世界的“智算名片”。2024年全省智能算力产业(含AI服务器和云服务)规模超过580亿元。
大数据产业加速增长。24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数量居全国第二。1609家企业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评估,数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2024年,全省大数据产业业务收入突破2600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业务收入723.6亿元、同比增长31.3%。
赋能应用走深走实。108个场景被认定为全国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培育国家级智能工厂35家、数量全国第一,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22家、数量全国第二。面向细分行业,遴选推出50个省级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培育AI赋能、数据驱动的重点行业“产业大脑”80个、“晨星工厂”4220家。
龙希江表示,今年山东省将人工智能产业纳入全省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重点培育,下一步,将支持企业用好《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按照《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部署,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
抓好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围绕化工、铝业、高端装备等重点行业,研究出台智能化升级的具体举措。深入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百景智能”行动,持续遴选征集一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加快推动“产业智能化”。
抓好人工智能产业培育。用好模型券、语料券等人工智能支持政策,加快人工智能语料库建设,组织重点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培育一批覆盖范围广、产品能效高的行业级大模型、场景级大模型,加快推动“智能产业化”。
抓好人工智能生态培育。建设一批人工智能“模力空间”创新平台、人工智能公共语料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人工智能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打造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
校对:高新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