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非法集资?权威人士告诉你如何最大限度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新黄河  3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刘海奎  

5月19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委金融办副主任张志波介绍,近年来,以“高收益、低门槛、零风险”为噱头的非法集资活动日益猖獗,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张志波表示,非法集资一般符合三个特征,一是非法性,即一些不法分子未经过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违规发行金融产品,或虚构“投资理财项目”,吸收公众资金。二是利诱性,集资人通常都会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远超正常收益水平的投资回报。三是社会性,集资人往往会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微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集资项目。

“一旦遇到非法集资活动,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张志波表示,要尽可能收集并保留投资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明材料,并立即马上向当地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牵头部门举报。根据《山东省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对符合举报奖励条件的举报人,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将给予一定现金或实物奖励。

张志波建议,当面临投资决策时,务必小心谨慎,稳妥慎重,建议做到“四看三思等一夜”。

“四看”,一看融资合法性,要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外,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者是否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虚假宣传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是不是在玩“击鼓传花”的资金游戏,是不是“庞氏骗局”;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中、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三思”就是,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就是,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时,在投入或者转出资金之前,一定不要头脑发热,一定要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一定要拖延至少一晚再做决定。不要盲目相信宣传造势、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不要被“名额有限、过时不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话语所忽悠而仓促决策。

编辑:俞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