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开船犹如草原驾车!浒苔再袭烟台,海阳海域日捕捞量已达百吨
新黄河  昨天 19:56

新黄河记者:郭梦桐  

6月30日,一段浒苔“入侵”烟台海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海面上的浒苔一眼望不到头,海面行船如同在大草原上开车。新黄河记者从烟台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每年5到8月份是浒苔入侵黄海海域时期,其形成与苏北地区紫菜养殖有密切联系。今年海阳市部分海域受浒苔入侵影响较大,当地正加大捕捞力度,日捕捞量达100吨。

据介绍,浒苔爆发与苏北地区的紫菜养殖有着密切关系,养殖的富营养化以及紫菜养殖的竹竿给浒苔孢子提供繁育空间。“每年5到8月份,浒苔经常会袭扰山东沿海,其间受洋流和风向因素改变,沿海各市受影响程度不同”。烟台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新黄河记者,6月30日前后,烟台海域开始受浒苔影响,覆盖面积较往年有所增长。

新黄河记者了解到,浒苔是一种无毒的藻类植物,在营养富足的情况下生长速度较快,在野外富营养化海域中,单日生物量增殖率可达到10%到37%。若不尽快处置,浒苔可能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腐败,在岸边散发异味。另外,浒苔腐败还会消耗氧气,对人工养殖的扇贝或牡蛎等产生不利影响。5到8月份北方正处于休渔期,浒苔大量出现对渔业或许影响不大,但对旅游业带来一定冲击。因此,出现浒苔后,应不等其腐烂尽快予以打捞。

据悉,今年以来烟台市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浒苔绿潮,每天安排船只出海巡航,密切关注黄海浒苔绿潮发展趋势。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浒苔清理处置,努力减少浒苔绿潮对烟台市的影响:一是组建了专业打捞船队,在重点海域附近进行打捞作业;二是在海阳市曦岛附近海域布设拦截网,避免浒苔大面积靠岸;三是成立岸上清理队伍,发现浒苔上岸立即进行清理。

相关部门加强预警监测。开展浒苔绿潮生态预警监测,密切关注分布和漂移路径,发布预警信息。同时,组织监管船只,在执法巡航同时,随时反馈浒苔绿潮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监控、早处置”。

同时,建立“前置打捞、近海拦截、岸边清理”三道防线。投入大马力船只到海阳市养殖区以南海域打捞作业;在重要敏感区域布设拦截网,保障核心区域岸线清洁,在拦截网以外海域进行打捞作业,减少进入近海和近岸浒苔数量;储备打捞船作为近海拦截的补充手段,争取浒苔不上岸、少上岸;安排清理队伍,配备清理机械,对进入潮间带、岸边的浒苔进行清运,力求“当天发现、当天清理”。近日以来,日捕捞量达100吨。

有网友提出疑问,浒苔是否可以食用。据了解,浒苔虽无毒,但漂至海边时已不新鲜,口感不佳。海阳市建有浒苔加工厂,对浒苔进行无害化处置后,可进一步加工成肥料。

剪辑:郭梦桐  编辑:杨子梦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