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柴颖颖
今年是RCEP正式生效的第四个年头,同时也是“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建立的第14年。在国际经贸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等区域合作框架推动经济互补和产业链整合,对我国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6340.9亿元,同比增长0.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36.7%;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306.7亿元,同比增长10.1%,占1.8%,两者合计对山东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7%。
借助合作框架开拓市场成效显著
上半年,山东对东盟、韩国、日本进出口均保持增长,在RCEP其他成员国中,对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进出口增幅较高,分别增长42.6%、52.5%、35.2%。同时,我省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潜力也逐步释放。其中,对中东欧最大的贸易市场波兰进出口122.3亿元,大幅增长34.2%,占同期对中东欧进出口总值的39.9%,对希腊、罗马尼亚、捷克进出口分别增长5%、4.3%、1.9%。
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进出口表现亮眼
民营企业深度参与RCEP、中国-中东欧区域合作框架,上半年对RCEP其他成员国、中东欧国家分别实现进出口值4892.2亿元、237.2亿元,分别增长1.3%、12.5%,占比分别达到77.2%、77.3%。
产业协同效应持续增强
上半年,山东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1521.2亿元,增长12.9%,占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值的41.1%;劳密产品、农产品分别出口844.1亿元、398亿元,分别占22.8%、10.8%。自RCEP其他成员国进口原油、机电产品、农产品927.5亿元、573.6亿元、148.8亿元,分别增长2.3%、10.4%、14.4%。
同期,对中东欧国家出口机电产品、劳密产品、农产品161.8亿元、39.7亿元、10.3亿元,分别占60.6%、14.9%、3.9%。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金属矿砂17.6亿元,其中铜矿砂(主要来自塞尔维亚)、金矿砂(主要来自保加利亚)分别进口9.1亿元、6.6亿元;进口机电产品13.2亿元,增长10.2%。
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相关部门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0.7万份,出口享惠货值252.1亿元,分别增长5.8%和12.4%,有关企业可享受RCEP其他成员方关税减让超过5亿元。
根据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上发布的信息,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获我国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跨国海关检验检疫信息共享和联络机制已经建立。如今,波兰的乳品、保加利亚的葵花籽油等中东欧农产品已经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山东市场,丰富了下游客户的选择。
下一步,海关将从以下方面积极助力企业提升外贸发展质量:一是持续推动政策红利落地,指导企业充分用好RCEP、“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等合作框架,不断提高企业享惠比例,让越来越多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是加强贸易便利化改革,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进出口货物双向“一单两报”,实现电子证书线上交换、联网核查,推进信息实时更新共享,不断提升通关效率。
三是强化贸易监测和市场预警,帮助企业适应外部政策变动,规避可能出现的贸易风险,支持企业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