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柴颖颖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累计已有21个品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数量居全国首位,171个农业品牌被纳入“好品山东”品牌名单。山东农产品在海内外市场都具备很高的认可度。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值达到804.7亿元,增长3.5%,高于全国农产品出口增速0.5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6%,占同期全国农产品出口值的22.7%。
主要品类出口保持强劲增势
蔬菜、水产品、水果等优势品类广受海外市场欢迎,其中,蔬菜及食用菌出口206.8亿元,增长1%;水产品出口175.9亿元,增长16%;干鲜瓜果及坚果出口50.3亿元,增长20.1%;肉类出口15.7亿元,增长65.1%;酒及饮料出口15.3亿元,增长19.2%。以上产品合计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57.7%。
山东省内多数城市出口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全省16市中10个城市农产品出口实现正增长,其中枣庄、威海增速分别达到19.2%、12.1%。青岛和烟台农产品出口位居全省前两位,分别达到235.2亿元和129.2亿元,分别增长2%和9%,合计占全省出口总值45.3%。
对三大主要出口市场保持增长,开拓新兴市场成效显著
上半年,山东对前三大市场农产品出口均保持增长,其中对日本出口161.9亿元,增长2.2%;对东盟出口137.7亿元,增长6.6%;对欧盟出口117亿元,增长4.1%。同期,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明显,对阿拉伯联盟、非洲、中亚五国、印度出口增速分别达到28.1%、33.8%、38.5%、32.6%。
外贸经营主体表现活跃,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突出
上半年,全省有农产品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608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22家。其中,民营企业5527家,出口值为644.6亿元,增长4.5%,占出口总值80.1%,出口主力军作用十分突出。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持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深度融合。今年5月份,山东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业企业加工技术集成应用,建设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畅销产品。
截至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农业与农产品加工的深度融合推动山东农产品出口值连续26年领先全国。
上半年,山东出口“干大蒜”单价达到每千克24.3元,明显高于9元左右的鲜蒜出口单价,宠物食品、苹果汁、辣椒粉、植物蛋白等特色优势行业也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出口附加值,“加工出口”实实在在帮助农产品实现了“身价翻倍”。
济南海关将继续深化“智关强国”行动,不断推出有利于农产品出口的便利化措施。加强企业信用培育,指导更多农食产品加工企业获得“经认证的经营者”,也就是常说的“AEO企业”认证。推广“首单出口全过程辅导”模式,帮助更多的企业试水国际市场,争取农产品出口企业数量在上半年6000余家的基础上再上台阶,全力支持山东优质农产品顺利“出海”。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