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国家文物局和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四省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四省文物局联合主办,四省博物院(馆)共同承办了“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展览于7月17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览汇聚了四省革命文物展品330余件(套)、图片400余张,全景式、立体化再现了晋冀鲁豫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抗战的集体记忆。其中不少重点文物,不容错过。
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时中共山东胶东特委书记理琪使用的手枪(抗战时期)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山东被日军步步侵占。胶东特委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先后在文登、荣成、牟平、蓬莱等地同国民党地方政府达成了合作抗日的协议,从而为我党独立自主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创造了条件。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根据北方局和山东省委的指示,利用威海文登天福山的有利地形和周围良好的群众基础,于1937年12月24日发动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以下简称第三军),揭开了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参加起义的胶东特委领导干部有理琪、吕志恒、林一山、张修己等。
1938年2月13日,第三军百余人攻克牟平城,俘伪县长以下170余人。战斗结束后,部队撤至城南雷神庙休整时,被烟台来袭的日军侦察发现。日军调集100余人的部队包围雷神庙,在飞机掩护下向雷神庙发起攻击。而当时庙内只有22人,面对数倍的敌人,理琪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毙伤日军50余人。在指挥战斗时,理琪不幸腹部连中三弹、血流不止,最终伤势过重光荣牺牲,年仅30岁。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使用过的土枪(1938年)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负责组织发动山东各地的抗日武装起义,并亲自领导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后黎玉历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主任等职,参与领导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是山东省委直接领导的一次抗日武装起义,也是山东全境影响最大的一次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1月1日,山东泰安、莱芜、新泰、泗水等地参加起义的160余人,集合在泰安东南徂徕山大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代表山东省委正式宣布起义,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洪涛任司令员,黎玉任政治委员,赵杰任副司令员,林浩负责政治工作。起义部队很快投入对日伪军的战斗。1月26日,在寺岭伏击日军,毙伤日军10余人;2月18日,在泰(安)新(泰)公路的四槐树公路桥设伏,用地雷炸毁日军汽车两辆,歼敌40余人;接着,开展破袭战,破坏新(泰)汶(大汶口)公路上的桥梁一座,造成日军交通一度中断。4月,第二大队在赵杰率领下智取莱芜城,活捉顽固派县长谭远村等300余人。
1943年岱崮战役中喝水的茶缸(1943年)
“岱崮连”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十一团三营八连93位勇士在岱崮战役中受到山东军区的嘉奖,荣获“岱崮连”的光荣称号。这个搪瓷茶缸是八连战士们在岱崮战役中的困难条件下喝水用的。
1943年11月9日,一万余日军和伪军从临沂、蒙阴、莱芜、临朐、沂水等地同时出动,分进合击,“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企图消灭八路军鲁中军区部队,进而寻歼山东军区主力及山东分局机关。为粉碎日军扫荡,鲁中军区决定留下十一团三营第八连坚守沂蒙山区的南、北岱崮,以牵制、吸引敌人主力,使我军主力部队能够到外线作战,寻机歼敌。南、北岱崮位于山东蒙阴县东北部,两崮峰陡直峭立,易守难攻。八连指战员分别在北崮西面、南崮南面组织修筑瞭望楼和战备工事。11月13日日军向岱崮发起攻击。八连的93名战士在副营长张林的率领下凭险抗击敌人,多次击退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日伪军的疯狂进攻,誓与阵地共存亡。经过十五昼夜的激战,八连指战员胜利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有力地配合了外线部队作战。并以负伤7人、牺牲3人的代价,取得了抗击超过自己40倍的敌人、毙伤300余人、消耗敌人大量弹药的巨大胜利,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11月27日夜,接到撤退命令的战士们,利用系在悬崖上的皮绳滑到崮下,悄悄摸出日军四五里的纵深包围,在预定地点与大部队胜利会合。岱崮战役后,八路军山东军区通令嘉奖了英勇顽强的第八连,并授予他们“岱崮连”的光荣称号。
《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1943年)
山东省级抗日民主政权共颁布两部施政纲领,体现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执政理念。它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方针在山东的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生动实践。
1940年9月2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战工会的《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纲领对拥护统一战线、改善战时财政、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积极发动群众、提高妇女地位等项内容作出规定,确定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方针。
1941年至1943年7月,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1943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山东抗日根据地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各级党委成为各地区党政军民最高统一领导机关。同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新的山东军区,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统一指挥山东八路军各部队。为了扭转在敌、顽、我三角斗争中的不利局面,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
1943年8月12日至9月8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一届二次大会在莒南县召开。大会通过了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建议讨论的《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并决定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更名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黎玉连任主任委员。《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提出“要坚持抗战统一战线,发展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广泛组织工农、妇女、青年,厉行锄奸政策。”新的战时施政纲领提出的各项政策,指明了山东根据地建设的方向。
北海银行壹元纸币(1942年)
北海银行于1938年12月1日在胶东掖县创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民主政府银行,由其发行的北海币逐渐成为根据地通行的本位币。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大小银行发行的货币和商券,造成金融体系混乱,对百姓生活和抗战队伍的军需供应造成很大困扰,北海银行的创立在稳定根据地金融和保障军需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还规定北海银行实行低利借贷,以扶持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为方便农民办理贷款手续,银行向农民放贷时取消申请表,只用一张借券。过程中重视照顾抗工烈属、荣誉军人、贫苦农民。据统计,占户数25%的抗工烈属获得了34%的贷款。1944年下半年,北海地区遭遇旱灾,银行采取免息缓交、重灾户和抗工烈属可以转期、自由偿还等灵活措施,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北海银行为山东乃至全国革命根据地经济斗争、金融建设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成功典范,后与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组建中国人民银行,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从1938年创建到1949年改组为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行,北海银行发挥了“红色金融”“战时金融”“地方金融”的作用。
《大众报号外——苏联对日宣战红军攻入伪满后日寇被迫无条件投降》(1945年)
号外内容为:“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已获胜利 苏联对日宣战红军攻入伪满后日寇被迫无条件投降。”
在20世纪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千秋的伟大贡献。山东是近代以来遭受日本侵略最早最深的地区之一,从甲午战争开始,饱受苦难的山东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3800万山东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
编辑:郑楚翘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