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杜林
“通过与青岛科技大学为期三年的合作,我们在一项超大型卡车轮胎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将能耗降低了20%。”7月18日,在青岛举行的“白俄罗斯地方经贸合作推介会”上,白俄罗斯轮胎企业贝尔希纳(Belshina)总经理亚历山大·卡瓦廖夫,用一个实实在在的数据,展示了中白两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产学研合作的成果。
亚历山大·卡瓦廖夫坦言,近年来,白俄罗斯的科技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他认为,尽管外部有压力,“但这并不能限制我们的发展。相反,我们还要以双倍的速度向前奔跑和推进。”
在这一过程中,他表示,“我们可以随时感受到中国同志们坚实的肩膀和我们背靠背的支持。”而与青岛科技大学的合作,正是这种支持的生动体现。
他介绍,这项提升超大型和全金属卡车轮胎性能、降低成本的合作,得到了中白政府间科技合作委员会“旗舰项目”的资金支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三年的联合攻关,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还带来了降低20%能耗的显著经济与环保效益。
这一成果对于贝尔希纳而言至关重要。作为东欧最大的轮胎制造商之一,贝尔希纳的工厂占地相当于200个足球场,其核心产品是用于45吨至450吨重型自卸车的超大型轮胎,并且是独联体国家中唯一能大规模生产此类轮胎的企业。因此,与中国高校合作实现的技术突破,直接巩固了其在全球特种轮胎领域的领先地位。
“保证产品质量就需要我们使用最先进的设备,”亚历山大·卡瓦廖夫补充道,“中国的轮胎设备公司也非常广泛地使用了我们的产品,也引进了我们的技术人员。”他认为,这种双向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是双方取得成功的关键。
分享了这一成果后,亚历山大·卡瓦廖夫向中国伙伴发出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邀请。他表示,贝尔希纳对在原材料供应、新技术联合开发、生产线设备更新等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对话持开放态度,并“相信中国合作伙伴拥有所有可用的技术和知识,以加速实现这些目标”。
编辑:曹梦佳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