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货换货”解外汇难题:上合示范区将推“金融大超市”破跨境贸易堵点 | 共话上合
新黄河  6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杜林  

面对部分上合组织国家外汇短缺、跨境结算不畅的现实难题,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正在青岛浮出水面——建设一个以数字化、线上撮合为特征的新型“易货贸易”平台。

这是即将上线的“上合国际资本港金融大超市”所提供的多项服务之一。7月19日,在“山东—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交流会”上,上合示范区相关负责人林长华详细介绍了这个旨在为企业“破局开路”的一站式跨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金融大超市”的底气,源于上合示范区内已集聚的强大金融资源。林长华介绍,目前已有76家金融机构入驻上合国际资本港,其下设的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累计已实现高达1080亿元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打通货币壁垒,于2024年8月成立的“资本港货币交易联盟”,已成功开通俄罗斯卢布、哈萨克斯坦坚戈等多个上合组织国家币种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业务。

在投融资方面,上合国际资本港也已备案基金321只,注册规模达330亿元人民币。此外,为响应与中亚国家开展融资合作的号召,上合示范区还联合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发起设立了总规模为10亿美元的“欧亚基金二期”。该基金作为山东省及青岛市首次参与的国家级中亚地区战略基金,将重点支持中亚国家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合作。

据介绍,这个即将上线的平台,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贯穿贸易全流程的“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其系统架构依托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采用隐私计算等数据安全体系,保障交易的可信与安全。

“金融大超市”提供的服务直击出海业务中的各类痛点。为打通经贸合作的“第一个门槛”,平台提供了一个可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结算系统。在资金流转层面,平台则特别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它不仅能通过供应链金融,帮助中小企业将应收账款快速变现;还能通过普惠金融,让企业凭借自身的报关、纳税等经营数据直接从银行获得“银税贷”“科创贷”等多种贷款。

为给这些贸易活动“保驾护航”,平台还联合了中信保等专业机构,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等服务,以对冲潜在的商业与政治风险。而针对部分国家外汇短缺或管制这一最棘手的难题,平台更是推出了一个极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建设新型的“易货贸易”线上系统,通过线上撮合、动态追踪等功能,帮助企业绕开外汇壁垒,实现“用货换货”。

从解决具体问题的创新产品,到提供战略支持的国家级基金,“金融大超市”推出,标志着上合示范区正致力于搭建一套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助力更多企业在“一带一路”的广阔市场中扬帆远航。

摄影:杜林  编辑:曹梦佳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