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郭梦桐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为进一步提高全省青年人才集聚质效,为山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青年人才支撑,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青年人才集聚质效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从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服务发展、激发活力、营造生态等5个方面入手,着力打造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
优质岗位是吸引青年人才集聚的重要基础。对此,《若干措施》提出深入实施“五重一基”岗位挖潜扩容行动,加力扩大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岗位需求;高校书记校长每年走访省内企业拓岗不少于1.2万家(次);实施青年人才就业“备跑”行动,每年募集就业见习岗位不少于10万个等。为便利青年人才来鲁渠道,《若干措施》明确,稳定“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百校千企”活动规模,每年举办系列活动不少于150场;优化“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聚才模式,提升“海聚山东”引才活动效能;实施“校园引才大使揽才归乡”行动,组织名校师生“山东城市行”体验活动等。
为支持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山东提出每所驻鲁高校原则上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鲁才留鲁招聘专场”;深入实施“创业齐鲁”行动,建立“创梦护航”创业陪跑工作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优化实施“省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支持计划”,支持留学人员初创企业快速成长等举措。此外,我省还全力为青年人才创造优质生态,如大力实施“青年优居计划”,对到我省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提供7—15天免费住宿。全面推进县域青年人才发展“微生态”建设,深度打造青年人才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生态环境。
通讯员:于岱江 编辑:陈彤彤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