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烟台市大数据局指挥中心,62个业务系统、24个专题应用在“一屏统观”中高效运转。基于“1+16+N”市县联动架构,网格化事件实现“秒级分拨”。据了解,这套系统获评“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其高效协同的底层支撑,正是山东构建的“齐鲁智脑”经济社会运行态势感知体系和省市一体化政务云网底座。
山东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打造“1751”数字政府运行体系,持续提升治理服务数字化水平。烟台作为入选全国“数据要素×”典型案例(跨层级数据贯通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城市,正以“绣花功夫”将全省数字政府建设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城市温度。“爱山东”平台注册用户达1.18亿。在此框架下,烟台推动数字治理下沉,让“高效办成一件事”从愿景走向街巷。
在烟台,262项政务服务已经实现“一照通用”。这不仅是烟台的努力,更是山东“无证明之省”建设成果的延伸,依托全省统一的“鲁通码”和庞大的电子证照库,让便捷服务直达百姓指尖。
无人机编织城市感知网。在烟台云都海鹰公司,载重100公斤的应急救援无人机为城市装上“智慧之眼”。“无人机不仅是飞行器,更是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该公司总经理陈道生以森林防火平台为例介绍,通过融合三维地理信息与实时火情数据,系统可自动规划疏散路线、调配消防资源,将灾害响应效率提升40%。
走进威海市城市运行指挥中心,10.5万路视频监控织就“天眼”,23.5亿条城市数据实时跳动,森林火情预警、渔船越界分析、防汛水位监测等50个专题应用如深入城市的神经末梢般灵敏。据介绍,这里不是简单的数据看板,而是能指挥、会思考的城市大脑。当暴雨来临前,防汛“一张图”自动关联气象预报与598个监测点,预判易涝区域并调度24支水旱灾害防御队伍……去年以来,AI智能感知系统已自动处置城市事件6万余件,应急响应效率大幅提升。
作为山东“高效协同、整体智治”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的积极践行者,威海依托全省“1+16+N”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汇聚的数据资源和“齐鲁智脑”构建的协同治理体系,正在编织一张精密高效的“全域治理网”。
“数据要素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綦琳如是说。眼下,作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山东,数据开放水平持续领跑全国,“爱山东”平台服务超1.18亿用户,“无证明之省”建设让百姓办事更便捷,数字经济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产业数字化标杆不断涌现,数字浪潮正奔涌不息。
编辑:陈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