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黄敏
8月6日,在“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现场记者见面会上,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董事长肖雪表示,浪潮人工智能工厂,是国内第一个面向行业场景,具备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能力的生产流水线,能够结合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为全省以及全国的行业用户提供模型与智能体的定制化、规模化量产。
浪潮人工智能工厂由模型制造、智能体制造、综合训练场三大核心模块组成,基于分布式智能云实现集约化建设,根据用户需求及规模可分为城市级、行业级、企业级三种产品形态,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同时,浪潮人工智能工厂通过工艺技术中心、调度服务中心、语料中心等“九大车间”,能够重点解决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问题,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比如,基于浪潮人工智能工厂,面向采购、运营等多个组织角色打造的“数智员工”,能够解决组织用户跨部门咨询周期长、知识文档分散、业务数据流通不畅等痛点,并且这些“数智员工”具有唯一的身份编号、名称、归属组织和监护人,经过评估合格后上岗,人力成本节省30%以上,信息获取效率提升50%以上。这些数智员工正在引领服务范式变革,将重复性工作转化为精准高效的智能服务,推动组织生产力从“人力驱动”向“人机协同驱动”深度跃迁。
目前,浪潮人工智能工厂已沉淀61道工序、113套工具,年满产1000+订单模型,并基于工匠中心持续提升生产能力与水平,交付周期从90人天缩短到20人天。
肖雪表示,人工智能工厂的出现不仅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算力服务,更依托工厂化运营模式,构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在标准化、工具化、产业化方面存在重要意义。
其中,在标准化方面,人工智能工厂通过进一步规范生产流程,夯实智能化基础能力,实现面向行业场景的人工智能工业级标准化普惠落地;在工具化方面,工厂通过沉淀多元化工具体系,能够推动人工智能生产向集约高效跃升,让“模型”制造“模型”,加速产业规模化升级;在产业化方面,人工智能工厂的出现打破了创新孤岛与产业断点,构建了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了技术、资本、场景的跨域融通,加速形成“龙头企业牵引、全产业链共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
摄影:徐超 编辑:杨子梦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