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华:每次解决问题信心就更坚定,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 “德润东营”·人物故事
新黄河  3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孙锋  

新黄河记者了解到,日前,东营市委宣传部召开“德润东营”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第一场,邀请到“中国好人”“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东营区辛店街道“晓凤义务理发室”志愿服务队队长赵晓凤,“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华泰集团有限公司电仪总工程师魏国华,“第七批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东营区黄河路街道物华社区党委委员、运兴小区党委书记杜全芳,现场分享他们的感人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

工作期间先后攻克100多项重大技术难题,甚至解决了国外专家多年未能解决的故障,能否讲一个攻坚克难的案例?这种“啃硬骨头”的精神背后,支撑的信念是什么?被问及这个问题,“第九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华泰集团有限公司电仪总工程师魏国华现场跟大家分享了2014年发生在广东分公司紧急抢修的故事。

魏国华说,当时春节临近,造纸质量控制系统突发故障,国外备件供货需要3个月,生产线面临全面停机。车间主任急得掉眼泪,他当场承诺“开不了机我也不回家过年”。他从山东总部快递过来废旧电路板,在街头买了简易工具,连续40多小时趴在设备前拆解、测试,最终用芯片级维修技术造出替代部件,让生产线在除夕前恢复运行。“当每一次这样的问题得到解决,我的信心就更加坚定,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

他说,支撑自己坚持的是三个信念:一是“不服输”的韧劲,坚信咱们新时代产业工人有能力攻克难关,外国专家也不是神,他们能解决的我们一定也能解决。二是“守阵地”的责任,设备是企业质量、产量效益的底层保障,要为设备负责,要为企业负责。三是“共成长”的初心,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致力于技艺传承与人才培养,要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助力更多员工成长成才。

当被问及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应当如何传承工匠精神时,魏国华表示,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他觉得“工匠精神”的传承,得靠“手把手带、实打实教、硬碰硬练”这三招。他表示,工作室的学习中,他们理论结合实践,仿真结合现场,一点一点地学习消化,论文一段一段地教着写,大赛自己设计考核装置,都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员工快速成长。把“从能干到会干,从会干到巧干”作为培训目标,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真正体现出来。

他说,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发展,人是关键因素,打造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团队,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传承工匠精神,往小了说是让企业少走弯路,往大了说是为行业培育“种子”。只有做好传承,企业才有底气创新,行业才有力量突破,中国制造才能真正站上世界舞台。

校对:刘恬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