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海时!第一拨“虾兵蟹将”上岸,食客们争尝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2025年09月02日

9月1日12时,为期4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山东威海、日照、烟台、青岛等地正式开海!随着休渔期结束,渔民们扬帆启航,奔赴丰收之约,在各地渔港,成百上千艘渔船如离弦之箭划破碧波,船尾拖曳出雪白浪痕,交织成一幅壮阔的“海上耕耘图”。食客们也闻鲜而动,等待金秋“第一网”上岸。

渔民期盼:

“第一网捞个开门红”

9月1日上午10点多,位于日照经开区的黄海中心渔港人声鼎沸,一艘艘渔船整齐排列,桅杆林立,旗帜飘扬。渔民们忙着做出海前最后的准备:检查网具、加固绳索、搬运冰块给养,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

“终于开海了!准备了这么久,就盼着这一天!”一位姓王的船老大激动地告诉记者,他的渔船已进行了全面检修,备足了物资,目标是“第一网就能捞个开门红”。

正午时分,阳光洒满海面,随着开海令下,渔港瞬间被发动机的轰鸣声笼罩。艘艘渔船劈波斩浪,有序驶出港湾,场面壮观。

“休渔四个月,海里的资源应该恢复得不错,我们都盼着能有个好收成。”拥有二十多年捕鱼经验的老渔民刘船长出发前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虽然出海辛苦且充满不确定性,但大家对这片海的感情深厚,也理解休渔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现在我们都明白,保护好大海,就是保住了我们自己的饭碗。”

另一位年轻的船主李先生表示,除了传统的捕捞方式,他的船也配备了更先进的设备,能够更精准地定位鱼群,减少盲目搜索,“希望能提高效率,也能减少对海洋资源的过度消耗。”

为确保开海顺利进行,日照市海洋发展、海事、海警等部门提前部署,加强了出海渔船的安全检查,重点对船舶证书、消防救生设备、通导设备等进行了严格查验,确保渔船“健康”出海。同时,也将加强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和巡逻力度,维护海上生产作业秩序,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样,1日12时,烟台迎来开海时刻,3616艘捕捞渔船驶向深蓝,撒下金秋“第一网”。

上午11点,在烟台芝罘区东口码头,渔民们忙前忙后,离岗报备、给船加油、收拾物品、整装待发……忙得不亦乐乎。“终于开海了,心里非常高兴,期待鱼虾满舱。”一位渔民笑着介绍。

12点整,在热闹欢快的氛围中,在红旗飘扬中,一艘艘渔船驶离码头,岸上的市民游客纷纷举起手机,用镜头记录开海时刻,期待渔船满舱归来。

“今天12点,芝罘区海域全面开海,全区400余艘捕捞渔船可以出海作业了。”芝罘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工作人员张志扬介绍,开海以后,他们将加强对渔船证件的检查力度,严厉查处涉渔“三无”船舶、无船名标识和标识不规范的渔船,切实打击违规渔船、无证和手续不全船只出海作业;持续加强海上执法检查,加大对禁用渔具作业、跨海区违规作业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力维护芝罘区海上渔业生产秩序。

市民尝鲜:

终于又闻到熟悉的味道

“虾爬25块钱一斤!”1日下午4时许,随着一声声悠长的叫卖,威海首批出海的渔船陆续归港,合庆码头上瞬间热闹起来。商贩的叫卖声、市民的询价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秋日“鲜”活序曲。

伴随着满载而归的渔船靠岸,各类鲜活海货迅速铺满市场摊位。虾爬子、螃蟹、老板鱼等应季海鲜整齐摆放,新鲜的海味扑面而来,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挑选。据摊主来女士介绍,她在合庆码头摆摊已有10多年,每年开海首日都是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今年第一网收成比去年还好,价格也比较便宜,今天虾爬子100元4斤,老板鱼30元一斤,不少老顾客都是专门等开海来买”。

“孩子就爱吃刚上岸的海鲜,今天过来多买些,晚上让全家过过嘴瘾!”市民王女士笑着说,每年开海日来码头买海鲜,已经成了家里的传统。

同样,1日下午4点左右,在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七沟码头,随着马达声由远及近,开海首日近海捕捞的渔船陆续归港靠岸。“活蹦乱跳的大蟹子上岸喽!”随着渔船稳稳停泊码头,渔民们忙碌而熟练地将一箱箱鲜活的渔获卸下船。码头上顿时人声鼎沸,弥漫着鲜香和丰收的喜悦。

“你看,这虾虎真肥。”记者在现场看到,开海后首批渔获主要以螃蟹、虾虎、小黄花鱼、小墨鱼等海鲜为主。价格方面也相当“亲民”,以螃蟹为例,根据大小和肥瘦不同,每斤在15元至30元之间,虾虎每斤25元到30元,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围拢挑选。

“今天出海时间短,收获还可以,和自己预期差不多。”一位渔民笑着说,他这一船有二百多斤渔获,以梭子蟹为主,还意外捞到八只野生大对虾,被一位市民一眼相中,当场以100元全部“抢”走。“等了四个月了,又闻到了熟悉的味道。”市民们脸上难掩幸福的喜悦。

1日下午3点,烟台东口抱港渔市也是人头攒动。伴随首批渔船归港,一筐筐海鲜上岸,东口抱港渔市变得热闹起来,爬虾每斤20元、红虾每斤20元、螃蟹每斤20元—60元……叫卖声此起彼伏,前来购买海鲜的市民络绎不绝。“每年开海我都来,就盼着这口‘第一鲜’!”市民蒙阿姨和老伴拉着小水桶,逛了一圈,收获满满。蒙阿姨介绍,他们买了鱼、梭子蟹、皮皮虾等各种海鲜,晚上准备叫着儿子儿媳一起吃饭,好好展示一下厨艺,让家人尝尝开海的味道。

智慧渔港:

按一下就能自动收网

看着开海首日千帆竞发、市民尝鲜的盛大景象,烟台老渔民韩建民感慨渔业变迁:“现在全是智能化、科技化了!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可以报备渔船离港、进港,按个按钮就可自动收网,轻松多了。我们当年全靠人力,累得浑身酸疼。”他介绍,如今自家船上的工人从过去的八人减少到四五人,人工成本大幅降低。

科技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守护着安全。近年来,每艘渔船都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可实时监测船只位置。芝罘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工作人员张志扬介绍:“若船只行驶过程中发生倾斜,系统会自动报警,我们能立即联系船员确认安全。”渔民遇险时也可一键呼救,极大增强了海上作业的安全保障。

开海了,千帆竞发,人潮与渔船共绘一幅现代渔业的新图景。从传统人力到智能操控,从“凭经验”到“靠数据”,大海正在见证一场深刻的变革。

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