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睿 刘瑞祥
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山东曲阜举办。孟加拉国“施杜莱自立组织”凭借“太阳能船上移动学校”项目获得孔子教育奖。
“(漂浮教室)项目带来了教育,增加家庭收入,它不仅帮助社区应对当前的挑战,也能帮我们应对未来的威胁。”施杜莱自立组织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雷兹万·阿布·哈桑纳特·穆罕默德(REZWANAbulHasanatMohammed)介绍,有关机构预测2050年孟加拉国将有17%的土地会被海平面上升淹没,“漂浮学校”有图书馆、培训中心、诊所等设施,“我们开发了一种集成服务,不仅提升了民众文化和生计水平,也为孟加拉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更将为世界被气候变化影响的其他地区人民(带来希望)。”
雷兹万表示,获得孔子教育奖令他振奋,“我们的创新项目能在中国被认可,非常激励我们。我想不止我的家庭,所有孟加拉国人民都会高兴。希望通过孔子教育奖的激励,我们的项目可以在孟加拉国更多地方推行,甚至走向世界,走向岛国和其他面临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雷兹万说,目前全球仍有众多地区缺乏教育机会,“我们需要将教育送到每个人身边,才能共同迈向可持续、和平发展的未来。”
据介绍,施杜莱自立组织创建于1998年,是孟加拉国非政府组织,通过女性志愿者开展庭院式教学,为易受洪水侵袭地区的边缘化社区人群提供教育和培训。2002年以来,其太阳船上移动学校已经通过58间漂浮教室,累计服务超过80万名学习者,其中63%为女性和女童,借助数字工具、纸质教材以及契合当地文化的方式,推动扫盲教育。该项目已被纳入孟加拉国《国家适应计划》,并被其他国家借鉴和推广,既是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4.6项的支持,也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具有包容性和韧性的教育愿景”。
作为首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二十年来,孔子教育奖累计奖励了来自南非、西班牙、巴基斯坦等国家的60个优秀项目。从保障偏远地区儿童受教育权,到助力妇女通过教育实现自我发展,再到为少数民族群体提供特色教育服务,该奖项直接或间接惠及妇女、女童、失学青年、农村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等群体百万余人,真正赋予个体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能力。孔子教育奖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为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摄像:李睿 剪辑:吕修龙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