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平原:“抢”字当头,多措并举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新黄河  6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孙锋  

连日来,德州市平原县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仍将持续。10月10日,新黄河记者从平原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面对连续降雨对“三秋”生产的不利影响,平原县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与秋种有序推进。据悉,平原县玉米应收面积85.25万亩,截至10月7日14时已累计收获38.17万亩,占应收面积的44.77%。

连续降雨使得秋收进度受阻,机械作业受限,影响玉米收获进度以及小麦播种时间。平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原县分类施策,精准实施秋收措施,加快玉米腾茬进度。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原则,结合地块墒情、作物成熟度及机械作业条件,分场景推进秋收工作,力求“多收一块、少损一点”。分场景抢收减损上,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人机并上”模式。对成熟度达标、具备机械进地条件的地块,立即组织轮式机械抢收;对土壤墒情过高的地块,调度履带式收获机械作业;对积水渍涝严重、无履带机械作业条件或玉米倒伏的地块,优先疏通沟渠、开挖沥水沟,组织人工抢收,减少粮食损失。

该负责人表示,对未成熟地块,坚决杜绝“抢早收获”,延长作物灌浆期,兼顾成熟度与农机匹配度,在作物完全成熟后再开展收获作业,避免因过早收获导致产量降低、籽粒破损率上升,以及霉变风险和烘干成本增加。此外,该县强化干燥保粮措施,对已收获的粮食,有烘干条件的立即烘干入库;无烘干条件的,采用“果穗装笼+离地存放”方式通风,同时开放公益性空旷场地、划定专门晾晒区域,待天晴后集中抢晒。在秋种部署方面,该县遵循“适墒应变、抗逆精播、以技补晚,以促为主”原则,统筹排水散墒、播种质量与苗后管理,确保小麦播种面积稳定、苗齐苗壮。

据了解,为抢时间保丰收,平原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发展中心、气象局等多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秋”生产应急指挥部,下设“帮包工作队”与“技术服务队”。帮包工作队由县级领导带队,分片包保12个乡镇(街道),下沉一线督导“三秋”生产工作。技术服务队由4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组成6支服务小组,全员下沉,开展“一对一”田间指导,解决农户生产难题,累计发放技术明白纸近3000份。同时,该县压实属地责任,各乡镇聚焦抢收、抢种、保粮关键任务,细化工作举措;乡镇干部、村干部全员下沉,包村包户推进粮食收获、烘干、仓储、播种全流程,动态协调农机调度、晾晒场地、仓储缺口等问题。

在鲁望为农服务中心,堆积的抢收玉米将及时处理烘干。

鲁望为农服务中心烘干设备区

此外,记者了解到,平原县动员全县农事服务中心为周边辐射区域提供烘干和收储服务,目前恩城为农服务中心和桃园鲁望为农服务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收储烘干,为辐射范围农户提供服务,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统筹调配履带式收获机械、排涝水泵、小麦良种、化肥、农药等关键物资,目前已储备小麦良种25万公斤,化肥、农药储备充足,可足额覆盖生产需求,为“三秋”生产筑牢物资防线。

下一步,平原县将持续动员技术力量全面下沉,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技术服务,帮助农户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强化农资供需对接与农机调度,全力克服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确保“三秋”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保障秋粮丰产丰收、秋种按时推进。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  摄影:孙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