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5、4、3、2、1,点火!”10月11日上午,山东海阳附近海域,随着一声铿锵有力的倒计时口令,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从“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上拔地而起,拖着耀眼的尾焰直冲云霄。数万名观众聚集在海阳连理岛与万米金滩上,仰望火箭飞天的震撼场景,欢呼声与海浪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航天赞歌。最终,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星、数天宇星01/02试验星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第二次飞行任务。
摄影:聂东磊
作为东方空间(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块头”,引力一号运载火箭早已凭借多项纪录“圈粉无数”。2024年1月,引力一号(遥一)火箭在海阳首飞,便一举拿下“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火箭”三项桂冠。此次出征的引力一号(遥二)火箭更是“升级归来”,在可靠性、稳定性上实现突破,对多轨道、多发射点的适配能力大幅提升,还构建起批量化生产的质量安全管控体系,为后续常态化发射筑牢根基。
从制造园区到发射港区仅6公里的“短途旅行”,成为此次发射的一大亮点。这一优势彻底打破传统陆上发射基地“拆分运输、现场组装”的模式,依托海阳东方航天港“一港三区”空间架构,实现了“卫星、火箭、发射场”三大商业航天要素的高效集聚,让卫星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搭车”飞天,“一站式便捷发射”模式的魅力尽显。
两个月内保障4次海上发射、1次液体火箭静态点火试验,海阳东方航天港用实力证明了其“快速响应”的硬核能力。截至目前,这里已成功助力4型固体火箭完成20次海上发射、4型液体火箭开展3次静态点火及2次飞行回收试验,将130颗卫星精准送入太空。同时,30个航天产业项目在此落地生根,总投资达322亿元,一个全产业链布局的商业航天生态正加速成型。
此次发射,不仅是引力一号火箭的又一次成功远征,更是海阳东方航天港向“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迈进的坚实一步。未来,这里将加快建设液体火箭海上发射能力,打造“固液兼容、常态高频”的发射新优势,深化“投资+运营+生态”模式,推动海上发射、星箭产研、航天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规划,到2030年,这里将建成汇聚百家企业、年产值超千亿元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让“东方航天港”的品牌闪耀全球,为我国航天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海阳力量。
剪辑:王瑞琦 编辑:孙菲菲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