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先后13市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一
新黄河  5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郭梦桐  

10月17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妇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省妇联副主席丁芳表示,“十四五”期间,省妇联聚焦妇女儿童关切,推进实施了一系列民生项目。

一是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我省13市先后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一。的确,如今漫步城市,色彩鲜明的儿童斑马线、寓教于乐的童趣彩绘墙、“家门口”的儿童友好乐园等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这些都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最直观表现。

“十四五”以来,我省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省“十四五”规划,围绕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大友好”,明确了24项具体任务,支持16市从“1米视角”探索特色儿童友好建设模式。推动各市出台地方性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深入实施普惠托育、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体育以及儿童友好公园适儿化改造等民生项目,8市18项经验做法先后纳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举措清单和发展报告,全省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学校、医院、道路等试点单元万余个,“儿童友好”正通过一件件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延伸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二是创新推进“两癌”免费检查和救助项目。“十四五”期间,我省持续在扩大项目普惠度上实现新突破。比如,在推动“早发现”上,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连续五年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2022年起检查覆盖人群由农村适龄妇女拓展至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平均每年筛查260万人左右。在推动“早预防”上,去年我省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疫苗免费接种34万余剂次。在助力“早康复”上,除了继续实施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项目,又创新实施了低收入妇女“两癌”保险救助工作。即为符合参保条件的35-64岁的低收入妇女提供保费16元、保额3万元的保险保障。这是省妇联经过三年试点探索出的救助模式。今年正式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实现了对全省低收入适龄妇女的全覆盖。“十四五”期间,我们累计争取资金6750万元,救助妇女6750人,累计为52.7万人次城乡低收入适龄妇女购买保险,既有力守护了妇女健康,也有效降低了低收入妇女及家庭因病返贫致贫的风险。

此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春蕾计划”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最近启动的“暖心发屋”创业赋能项目,通过为农村妇女提供理发技能培训、资金扶持等,帮助她们“家门口就业”,同时也解决了村里老人儿童理发难的问题,也广受好评。下一步,省妇联将努力为妇女儿童办更多好事实事。

编辑:曹梦佳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