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红色预警下的24小时:济南“清雪速度”让城市温暖前行
新黄河  2025年03月03日

新黄河记者:陈雪碧  

当全国多地迎来春暖花开时,山东经历了一场载入气象史的极端暴雪。3月2日,济南市气象台发布的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与暴雪红色预警罕见叠加。这场堪比北国寒冬的大雪,对济南城市运转提出了严峻挑战。不过,济南的“清雪速度”在24小时内给出了温暖有力的回应,确保了市民的早高峰出行,让城市得以顺畅前行。

3月2日中午,济南突降大雪。市气象台的数据显示,全市20个小时平均降水量达45.3毫米,刷新了“气象史”上济南市区3月降雪量的最高纪录。从冰粒、冻雨到暴雪,各种复杂相态的降水轮番上阵,让这座城市瞬间银装素裹,也考验着城市的应急能力。

2.48万余人次暴雪中坚守

奋战清出“平安路”

3日早高峰时,千佛山南路行车道已清理得干干净净,积雪已经完全清除。无论是上坡还是下坡,车辆都能顺畅通行,这是济南城管人暴雪中、暴雪后昼夜奋战的结果,他们清出了市民的“平安路”。

“全力清雪,保障市民出行”是截至3日6时许,2.48万余人次城管人24小时心中的信念。53岁的杨秀丽,是市中区领秀城片区的一名环卫工人。2日16时许,在暴雪中,她已经奋战了多时,数千次弯腰起身,只为保障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畅通。她的双手被冻得通红,但手中的融雪剂却从未停歇地抛撒在人行道上。“天虽然冷,但是一干起活来,就热乎了。”杨秀丽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环卫工作的艰辛与责任。

主要负责山东大学北门公交站台附近道路清雪工作的赵得臣和马玉英夫妇也在风雪中坚守,他们挥动着扫帚和铁铲,为学子和市民开辟出一条通道。“学生娃娃赶着出行,老人等车,咱们得给他们个踏实!”

“从2日12时许降雪开始作业到22时左右,持续工作约10个小时,应急队伍把打起堆的雪堆从22时开始清运到凌晨两三点。”历城区城管局环境卫生管护一所负责人孙永圣告诉记者,3日白天,我们继续攻坚背街小巷清雪打堆。3日一早,西客站周边的金师傅也于6时到岗清理积雪。他们用自己的坚守,风雪中“热战”。

人机联合

保障早高峰主次干道“畅通”

除了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大量机械“天团”纷纷上阵硬核除雪,清雪作业24小时不停歇。截至3日6时,全市城管系统累计出动一线清雪人员2.48万余人次、洒水车3600余车次、滚雪车2000余车次、撒布机1100余车次、推雪车870余车次、装载机700余车次,小型清雪设备990余车次,撒布环保型融雪剂4500余吨,铺设2300余米的防滑毡。

3月2日深夜11时,新黄河记者走上街头,无数清雪“守夜人”正在默默坚守,他们铆足劲干通宵,一辆辆小型抛雪机不断来回作业,机器驶过,积雪清除,露出柏油马路原有的样子。

“只要路好走了,累点也值得。”3日零时许,济南经十西路腊山河西路伴随着机械发出的轰鸣声,铲车将车道旁的积雪高高铲起,倾倒在渣土车里。槐荫区机械化清扫队副队长王德阳踩着十几厘米厚的积雪,指挥铲车作业。他们使用各种机械联合作业,将主干道车道上的积雪清理至两侧。

“连续清雪八九个小时,这台机器的皮带都换两根了。”3日凌晨1时,魏云帅还在数字化城管中心仓库里检修抛雪机,更换皮带。“从大雪开始下到现在,我们一直没停下来。”魏云帅是济南西客站片区保洁队调度员,主要负责片区周边主次干道辅道及人行道的积雪清理。

守护城市动脉的畅通

一夜无眠清除高架桥路面积雪

在24小时里,济南的高架路上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雪战”。济南市城管局机扫大队主要负责全市主城区7条高架路(桥)、10座立交桥、11条隧道,总计476万平方米的清雪除冰任务。这些路、桥、隧道不少是通往火车站、高速、省道的要道。

负责二环西路高架、腊山立交、匡山立交、天桥立交清雪工作的张继亮表示,作业难度不小,因为先下雨后突转暴雪,他们只能等雪下下来后再撒融雪剂,以免被雨水冲刷掉。

3月3日00:05,在燕山立交桥南头,济南机扫大队副大队长陈宪涛表示高架路基本畅通无阻,他们通宵对全市高架路内侧积雪、三角地带积雪进行全面清理,并采取预撒布确保3日早上道路不结冰,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不少市民表示,3日上班路上高架桥路见本色。“晚上还有雪,我们还将在路上做好高架路清雪。”济南市气象台发布3日夜间还有一次小雪天气过程,济南的清雪工作仍将继续。

雪情是命令。他们的坚守,是济南清雪工作的温暖答卷。

在这一大答卷背后也离不开24小时里,各沿街单位、社区居民自扫门前雪,积极为城市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奉献力量。

济南,这是一座温暖的城市。

摄影:郭尧 王锋 陈雪碧  编辑:刘梅梅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