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2000万元支持,济南市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发布
新黄河  2025年03月26日

新黄河记者:张成地  

近年来,济南市大力实施人才强省会战略,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

人才政策是一座城市最好的邀请函。3月26日,在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王玉跃介绍,在对人才政策“双30条”(2024版)全面系统评估,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济南修订出台了市人才政策“双30条”(2025版),“本次政策修订,加大对青年科创人才特别是创业人才支持力度,新增3项具体政策,每年新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

更加突出服务产业,持续贯通全链条人才支持体系。聚焦人工智能、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空天信息、新能源装备等全市标志性产业链,构建起了涵盖顶尖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青年创业人才、技能人才的全链条人才支持体系,使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产业发展需要。

王玉跃提到,年轻人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本次政策修订,加大对青年科创人才特别是创业人才支持力度,新增3项具体政策,每年新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其中,新增青年科技人才创业支持政策,每年遴选10名左右创业人才,每人给予一次性50万元资金支持;新增海聚泉城专项人才“蓄水池”支持政策,每年遴选15名左右高层次人才,每人给予50万元资金支持;新增博士后创业支持政策,每年遴选10个左右处于初创阶段的博士后创业企业,每个给予30万元—50万元资金支持。

更加突出多元赋能,持续完善全要素创新创业体系。平台搭建方面,新增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相关政策,整合全市各类平台载体,广泛链接海内外人才项目、赛事引才项目等优质资源,打造全市“1+N”项目孵化矩阵,根据成效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金融支持方面,坚持“长期主义”和“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理念,成立首期3亿元的海右人才基金,带动形成“财政引导基金领投、市场化基金跟投”的雁型科创基金投资矩阵,以“耐心资本”“大胆资本”陪伴人才成长成才。

配套服务方面,新增政策服务团、金融服务团、法律服务团、知识产权服务团等精准高效的专业服务,探索构建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打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制度环境,让广大人才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创新创业。

更加突出校地融合,持续打造全方位协同联动体系。发挥省会科教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支持校地融合发展,更大力度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更高效能促进科技成果在济落地转化。此外,去年以来,济南创新发展校友经济,深入开展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导师)选派工作,建立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校地企共引共用共享共服机制,大力推动企业高校人才“双向流动”,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本次政策调整,同步将上述创新举措吸收纳入,系统化、集成化、机制化推动校地融合发展。

更加突出生态营造,持续优化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坚持“大人才观”,强化“所有提升城市品质的工作都是人才工作”的理念,倾力构筑“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以高品质人才生态带动人口引力、发展动力、城市活力整体跃升。

会上,新黄河记者了解到,济南将对人才关心的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优化服务举措,推动全市人才服务体系更具特色、更有温度。比如,聚焦青年人才关心关注的住房问题,在保障购房补贴、生活补贴优厚待遇的基础上,追加住房公积金缴存及留济补贴、人才公寓等后续支持,进一步降低人才在济生活成本。

“‘济’济多士,‘南’得有你。重才爱才、惜才敬才的济南,因为有你更精彩,也会让你更出彩。我们将对标国内一流,扛牢省会担当,聚力打造近悦远来之城、人人向往之城,让各类人才毫不犹豫选择济南、心甘情愿留在济南、信心十足赢在济南。”王玉跃说。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