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王亚妹
在山水与人文交织的壮阔画卷中,你们是奔涌的“后浪”,以青春之志点燃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星火。
致敬文旅行业五四优秀青年——
你们以脚步丈量山河,用创新诠释文化,让沉睡的古镇焕发新生,让非遗技艺走进烟火人间;
你们以匠心打造体验,用科技赋能传承,在景区服务中传递温度,挥动青春之笔,书写时代答卷。
从深夜伏案策划的灯光,到直面挑战的果敢担当,你们以“破圈思维”打破边界,用“青年视角”重塑诗与远方。
而今,一批批青年力量争做文化自信的传播者、旅游创新的开拓者,让更多人在绿水青山间读懂中国故事,在星辰大海中见证青年力量!
1.济南市考古研究院邢琪
每年野外工作时间都在300天以上。主持或参与调查勘探项目200余个,发掘项目近20个,徒步调查、勘探面积1000余万平方米,新发现和复查文物单位100余处,保护各类文物近2万件(组)……枯燥的数字,记录了他在历史土壤中深耕的身影。
2.济南市杂技团汤志成
在国际、国家级舞台上崭露头角,展示济南杂技的水平;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无论舞台有多大,他始终认真钻研技术、刻苦练功,带动同伴们一起在专业上共同进步,以精湛技艺完美诠释杂技的独特魅力。
3.济南市图书馆王永菲
从“泉城书房——快递小哥驿站”到“悦读青骑兵”“阅读迷宫”“‘泉民悦读’新体系”“新时代新阅读——‘书来书往’”,她一直扎根于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阅读推广领域,以打造品牌活动为载体,为擦亮书香济南名片贡献青春力量。
4.济南市博物馆杨倩
以创新思维激活文物的生命力,为观众营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让观众在观展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她作为一名文博志愿者的心愿。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每件文物,传递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传统文化。
5.济南市杂技团桑兆龙
杂技演员日常训练是枯燥且乏味的。他的青春是训练场上挥洒的汗水,成千上万次练习只为了呈现一场完美的演出,为了观众的掌声响彻剧场。同时,杂技又是一个高危行业,以血肉之躯构筑奇迹。勇于尝试,敢于挑战,是因为喜欢舞台,享受舞台。
6.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儿童戏剧进校园”青春志愿服务集体
15年间,他们始终秉持“哪里有学校,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济南儿艺的足迹”的初心,组建起一支由50余名青年志愿者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深入济南市各区县及偏远地区,累计开展公益演出千余场,覆盖400余所中小学校,惠及少年儿童几十万人次。他们以戏剧为媒,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齐鲁大地,用青春的汗水浇灌出文化惠民的累累硕果。
7.济南市文化馆青年理论小组
他们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在馆内组织的艺术青享计划、“青春守护”济南非遗高校行系列活动、泉民大舞台、四季村晚、文艺作品创作等活动中,传承发扬五四精神实质,敢于创新、敢于奋斗,用青年的力量不断丰富市民群众文化艺术生活。
8.济南市图书馆“悦读青骑兵”
他们先后策划推出“世界读书日·爱阅公交行”“五四青年节·爱阅校园行”“‘青’牵红领巾·悦读进校园”“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迎六一·关爱特殊儿童”“假期图书馆游学”等阅读推广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
9.泉城导游义工志愿服务组织
文明旅游宣传、公益讲解、线上直播、旅游咨询、公益研学、敬老助老、关爱特殊群体、文明城市创建……他们的身影穿梭大街小巷,让文明扎根人们心中,融入现代美好生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助力家乡发展。他们用爱心传承使命和责任,让游客认识济南的同时感受到了文明与友善。
10.济南市博物馆陈列展览部
他们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年均推出20余个展览。长期坚守展厅一线工作,用心做好参观游客的咨询、讲解、引导等公共服务工作。年均免费讲解场次达千余场,志愿服务时长1500余小时。他们深入开展“博物馆文化基层行”等活动,把流动展览、公益讲堂等免费送到校园、社区、乡镇等,让更多传统文化资源“走出”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杨荷放